游鼓山
游鼓山。宋代。真德秀。 嚴宸有追詔,趣上太守符。疲民未蘇醒,還雇空躊躇。來尋靈源盟,喜與佳客俱。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超然煩溽中,著身在冰壺。遲明陟危亭,云濤渺空虛。煙霏倏一闔,峰巒時有無。偉哉此絕觀,雄壓東南隅。蒼崖萬仞立,四面環(huán)瓊琚。翠木巧蔽虧,亭午清陰敷。令人澹忘歸,似到真華胥。憶昨泛蓮日,選勝邀朋徒。摩挲巖上刻,慨仰趙與朱。舉觴酹且盟,一節(jié)期終初。重來三址年,恍如隔朝晡。并游四五人,存者獨老癯。有懷子陳子,感嘆為欷噓。子抱明月終,我方長涂趨。顛踣懼不免,儆省當何如。原言祝同社,著力相攜扶。禪伯亦可人,新結峰頂廬。老我故倦游,軒冕非所娛。會須脫塵鞿,來依懶瓚居。
[宋代]:真德秀
嚴宸有追詔,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蘇醒,還雇空躊躇。
來尋靈源盟,喜與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
超然煩溽中,著身在冰壺。
遲明陟危亭,云濤渺空虛。
煙霏倏一闔,峰巒時有無。
偉哉此絕觀,雄壓東南隅。
蒼崖萬仞立,四面環(huán)瓊琚。
翠木巧蔽虧,亭午清陰敷。
令人澹忘歸,似到真華胥。
憶昨泛蓮日,選勝邀朋徒。
摩挲巖上刻,慨仰趙與朱。
舉觴酹且盟,一節(jié)期終初。
重來三址年,恍如隔朝晡。
并游四五人,存者獨老癯。
有懷子陳子,感嘆為欷噓。
子抱明月終,我方長涂趨。
顛踣懼不免,儆省當何如。
原言祝同社,著力相攜扶。
禪伯亦可人,新結峰頂廬。
老我故倦游,軒冕非所娛。
會須脫塵鞿,來依懶瓚居。
嚴宸有追詔,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蘇醒,還雇空躊躇。
來尋靈源盟,喜與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
超然煩溽中,著身在冰壺。
遲明陟危亭,雲濤渺空虛。
煙霏倏一闔,峰巒時有無。
偉哉此絕觀,雄壓東南隅。
蒼崖萬仞立,四面環(huán)瓊琚。
翠木巧蔽虧,亭午清陰敷。
令人澹忘歸,似到真華胥。
憶昨泛蓮日,選勝邀朋徒。
摩挲巖上刻,慨仰趙與朱。
舉觴酹且盟,一節(jié)期終初。
重來三址年,恍如隔朝晡。
并遊四五人,存者獨老癯。
有懷子陳子,感歎為欷噓。
子抱明月終,我方長塗趨。
顛踣懼不免,儆省當何如。
原言祝同社,著力相攜扶。
禪伯亦可人,新結峰頂廬。
老我故倦遊,軒冕非所娛。
會須脫塵鞿,來依懶瓚居。
唐代·真德秀的簡介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縣晉陽鎮(zhèn)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諱改姓真。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真德秀是南宋后期與魏了翁齊名的一位著名理學家,也是繼朱熹之后的理學正宗傳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確立理學正統地位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
...〔
? 真德秀的詩(131篇) 〕
:
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
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
: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雲何處遊。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元代:
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宋代:
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裡廿裡香深沍。
殿臺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賦。
宋代:
汪炎昶
游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fā),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遊戲壺天歲月深,人間又見謫仙人。鏡中商嶺飄蕭發(fā),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輕冕紱,伏波老未厭風塵。輸君物外全雙美,洛社耆英漢逸民。
宋代:
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來。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