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新稻
食新稻。宋代。羅公升。 野人何所贈,金粟眩雙目。吾廬幸徒壁,恐受賈禍速。熟視心始平,中有稻一斛。開囊帶風露,入釜間黃綠。云碓明珠跳,甆椀幽蘭馥。已分先農余,不假惠伯卜。侑以手種松,領此一歲熟。大笑老杜陵,橡栗款空腹。天不憐萬民,何以生百谷。所懼風雨疾,翻使風雨覆。倘無飄泊憂,田舍有余福。
[宋代]:羅公升
野人何所贈,金粟眩雙目。
吾廬幸徒壁,恐受賈禍速。
熟視心始平,中有稻一斛。
開囊帶風露,入釜間黃綠。
云碓明珠跳,甆椀幽蘭馥。
已分先農余,不假惠伯卜。
侑以手種松,領此一歲熟。
大笑老杜陵,橡栗款空腹。
天不憐萬民,何以生百谷。
所懼風雨疾,翻使風雨覆。
倘無飄泊憂,田舍有余福。
野人何所贈,金粟眩雙目。
吾廬幸徒壁,恐受賈禍速。
熟視心始平,中有稻一斛。
開囊帶風露,入釜間黃綠。
雲碓明珠跳,甆椀幽蘭馥。
已分先農餘,不假惠伯蔔。
侑以手種松,領此一歲熟。
大笑老杜陵,橡栗款空腹。
天不憐萬民,何以生百谷。
所懼風雨疾,翻使風雨覆。
倘無飄泊憂,田舍有餘福。
唐代·羅公升的簡介
羅公升,字時翁,一字滄洲,永豐(今屬江西)人。宋末以軍功授本縣尉。大父開禮從文天祥勤王,兵敗被執,不食死。宋亡,傾資北游燕、趙,與宋宗室趙孟榮等圖恢復,不果。回鄉隱居以終。有《無名集》、《還山稿》、《抗塵集》、《癡業集》、《北行卷》等,后人合為《滄洲集》五卷。事見本集附錄劉辰翁《宋貞士羅滄洲先生詩敘》,清同治《永豐縣志》卷二四有傳。 羅公升詩,以清金氏文瑞樓鈔《宋人小集六十八種·宋貞士羅滄洲先生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宋百家詩存·滄洲集》(簡稱四庫本)。
...〔
? 羅公升的詩(143篇) 〕
宋代:
趙蕃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
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剝啄無嗔叩戶頻,要聽論古誦詩新。
百年風雅久不作,一代典刑今有人。
清代:
王泰偕
道出錢塘江,十里無頑壤。斗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
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
道出錢塘江,十裡無頑壤。鬥然怒潮來,激岸成滉瀁。
波勢倏低昂,帆影隨俯仰。蛟涎濺衣濕,鹢舟蕩人晃。
宋代:
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
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明代:
王世貞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云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諸君虛有大夫才。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雲郁未開。天際兩高風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諸君虛有大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