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壽趙右司)
瑞鶴仙(壽趙右司)。宋代。張輯。 柳風雙燕語。問有誰留人,岸花去櫓。星辰快平步。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許。兒童擁路。玉溪邊、當年杜母。料從今、指點山川,總是繡衣行處。回顧。東堂深窈,楚帖長春,竹尊清午。紅云帝所。搖佩玉,更容與。把蓬萊一笑,幾番清淺,綠野為花作譜。向花前、三疊琴心,看蒼鶴舞。
[宋代]:張輯
柳風雙燕語。問有誰留人,岸花去櫓。星辰快平步。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許。兒童擁路。玉溪邊、當年杜母。料從今、指點山川,總是繡衣行處。
回顧。東堂深窈,楚帖長春,竹尊清午。紅云帝所。搖佩玉,更容與。把蓬萊一笑,幾番清淺,綠野為花作譜。向花前、三疊琴心,看蒼鶴舞。
柳風雙燕語。問有誰留人,岸花去櫓。星辰快平步。俯圜扉草色,青青如許。兒童擁路。玉溪邊、當年杜母。料從今、指點山川,總是繡衣行處。
回顧。東堂深窈,楚帖長春,竹尊清午。紅雲(yún)帝所。搖佩玉,更容與。把蓬萊一笑,幾番清淺,綠野為花作譜。向花前、三疊琴心,看蒼鶴舞。
唐代·張輯的簡介
張輯(生卒年不詳)字宗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張輯有《沁園春》(今澤先生)詞,自序云:“矛頃游廬山,愛之,歸結(jié)屋馬蹄山中,以廬山書堂為扁,包日庵作記,見稱廬山道人,蓋援涪翁山谷例。黃叔豹謂矛居鄱,不應舍近求遠,為更多東澤。黃魯庵詩帖往來,于東澤下加以詩仙二字。近與馮可遷遇于京師,又能節(jié)文,號矛東仙,自是詩盟遂以為定號。有詞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樓作》等。
...〔
? 張輯的詩(46篇) 〕
唐代:
劉得仁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白發(fā)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明代:
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明代:
釋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里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
驟雨不出谷,晴云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裡松。偶逢犢鼻叟,同聽石溪鐘。
驟雨不出谷,晴雲(yún)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元代:
王奕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
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
收斂眉山草木英,心潛羲孔與時行。
浣花杜老驚人句,采石虞公貫日誠。
宋代:
晁補之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
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卷簾看。
賦成夜燭才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
韓雍
客里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對秋霖。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懸永叔心。
云壓戍樓迷畫角,風傳警枕亂清砧。誰憐懷國思鄉(xiāng)處,無限愁腸自苦吟。
客裡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對秋霖。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懸永叔心。
雲(yún)壓戍樓迷畫角,風傳警枕亂清砧。誰憐懷國思鄉(xiāng)處,無限愁腸自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