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羅首
過羅首。宋代。湯中。 山勢迢迢萬馬奔,就寬平處著只園。門無俗駕真堪隱,院有禪僧便不村。百頃霜黃收{(diào)左禾右罷}稏,一泓寒綠養(yǎng)蘭蓀。我來訪道連宵宿,共撥爐灰仔細(xì)論。
[宋代]:湯中
山勢迢迢萬馬奔,就寬平處著只園。
門無俗駕真堪隱,院有禪僧便不村。
百頃霜黃收{(diào)左禾右罷}稏,一泓寒綠養(yǎng)蘭蓀。
我來訪道連宵宿,共撥爐灰仔細(xì)論。
山勢迢迢萬馬奔,就寬平處著隻園。
門無俗駕真堪隱,院有禪僧便不村。
百頃霜黃收{(diào)左禾右罷}稏,一泓寒綠養(yǎng)蘭蓀。
我來訪道連宵宿,共撥爐灰仔細(xì)論。
唐代·湯中的簡介
饒州安仁人,字季庸,號息庵。湯巾弟。理宗寶慶二年進(jìn)士。與兄千并主朱熹之學(xué),時稱大小湯。淳祐三年,以太學(xué)正召試館職,除正字,進(jìn)校書郎,轉(zhuǎn)右正言。官至工部侍郎。
...〔
? 湯中的詩(3篇) 〕
宋代:
趙蕃
三年不對溪南月,況用哦詩向君說。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涼人厭熱。
三年不對溪南月,況用哦詩向君說。
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涼人厭熱。
宋代:
姜夔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后夢猶驚。
沉思只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後夢猶驚。
沉思隻羨天隨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唐代:
劉禹錫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yáng)州薦,因君達(dá)短箋。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yáng)州薦,因君達(dá)短箋。
近代:
呂碧城
已信潮音是梵音,滄浪淘洗去來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蠻煙誰扣馬,稽天狂海待填禽。樓船高處怕登臨。
已信潮音是梵音,滄浪淘洗去來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揭地蠻煙誰扣馬,稽天狂海待填禽。樓船高處怕登臨。
唐代:
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yīng)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yīng)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