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觀牧圖
和老人觀牧圖。宋代。崔鶠。 作官畏人嘲,胡孫騎牧牛。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還家此計不可移,此樂勿令兒輩知。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復聞征鼙。功名亦妄爾,吾生去此將安之。趁此青草長,自牧牛與羊。不減九十頭,何翅三百強。沙平水淺南山下,千角萬蹄如此畫。牛腰吹笛遡秋風,不問人間矍鑠翁。
[宋代]:崔鶠
作官畏人嘲,胡孫騎牧牛。
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
還家此計不可移,此樂勿令兒輩知。
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復聞征鼙。
功名亦妄爾,吾生去此將安之。
趁此青草長,自牧牛與羊。
不減九十頭,何翅三百強。
沙平水淺南山下,千角萬蹄如此畫。
牛腰吹笛遡秋風,不問人間矍鑠翁。
作官畏人嘲,胡孫騎牧牛。
卻離大江水,還家整歸舟。
還家此計不可移,此樂勿令兒輩知。
行歌帶索拾遺穗,耳靜不複聞征鼙。
功名亦妄爾,吾生去此將安之。
趁此青草長,自牧牛與羊。
不減九十頭,何翅三百強。
沙平水淺南山下,千角萬蹄如此畫。
牛腰吹笛遡秋風,不問人間矍鑠翁。
唐代·崔鶠的簡介
崔鶠(yǎn),元佑進士,任鳳州(今陜西鳳縣東)司戶參軍、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宣和六年(1124)起用為寧化軍(治所在今山西靜樂北寧化)通判,召為殿中侍御史。宋欽宗即位,以諫官召用,上書論蔡京之奸時,曾論及當時的文禁:“若蘇軾、黃庭堅之文章,范鎮、沈括之雜說,悉以嚴刑重賞,禁其收藏。其苛錮多士,亦已密矣。”而此時北宋垂亡矣。他深知局勢難以挽回,“每嘆天下事不可為”(呂本中《師友雜志》),不久得攣疾而卒。
...〔
? 崔鶠的詩(38篇) 〕
:
吳未淳
鷸蚌相持急,漁夫兩獲之。圣心不務德,人意況多私。
生死忍相假,榮名恥所期。寄言奮翮者,防有翼傷時。
鷸蚌相持急,漁夫兩獲之。聖心不務德,人意況多私。
生死忍相假,榮名恥所期。寄言奮翮者,防有翼傷時。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唐代:
胡宿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
彭桂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別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幹。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