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
江梅引。金朝。元好問。 墻頭紅杏粉光勻。宋東鄰。見郎頻。腸斷城南,消息未全真。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見說金娘埋恨處。蒺藜沙,草不盡,離魂一只鴛鴦去,寂寞誰親。惟有因風,委露托清塵。月下哀歌宮殿古,暮云合,遙山入翠顰。
[金朝]:元好問
墻頭紅杏粉光勻。宋東鄰。見郎頻。腸斷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
見說金娘埋恨處。蒺藜沙,草不盡,離魂一只鴛鴦去,寂寞誰親。
惟有因風,委露托清塵。月下哀歌宮殿古,暮云合,遙山入翠顰。
牆頭紅杏粉光勻。宋東鄰。見郎頻。腸斷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
見說金娘埋恨處。蒺藜沙,草不盡,離魂一隻鴛鴦去,寂寞誰親。
惟有因風,委露托清塵。月下哀歌宮殿古,暮雲合,遙山入翠顰。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 元好問的詩(549篇) 〕
宋代:
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元代:
凌云翰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云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長句和平見治音,京華猶記盍朋簪。聲傳珠履星辰近,影動金蓮雨露深。
雲樹有圖憑鷹寄,春山無伴聽鶯吟。懸知兩地看明月,愛國憂民共此心。
:
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明代:
謝肅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云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宋代:
辛棄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云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