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建德界
入建德界。元代。吳師道。 才登東陽橋,復涉蘭溪渡。千里名地同,依依鄉井故。六合豈不寬,遐瞻恣馳騖。嗟此窮山中,寧知擬予步。三生有夙習,茲游亦奇遇。獨憐迂狷姿,諧俗匪心素。靦顏民社寄,抑志簿書務。煩爾父老迎,停車勞前路。
[元代]:吳師道
才登東陽橋,復涉蘭溪渡。千里名地同,依依鄉井故。
六合豈不寬,遐瞻恣馳騖。嗟此窮山中,寧知擬予步。
三生有夙習,茲游亦奇遇。獨憐迂狷姿,諧俗匪心素。
靦顏民社寄,抑志簿書務。煩爾父老迎,停車勞前路。
才登東陽橋,複涉蘭溪渡。千裡名地同,依依鄉井故。
六合豈不寬,遐瞻恣馳騖。嗟此窮山中,甯知擬予步。
三生有夙習,茲遊亦奇遇。獨憐迂狷姿,諧俗匪心素。
靦顔民社寄,抑志簿書務。煩爾父老迎,停車勞前路。
唐代·吳師道的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 吳師道的詩(129篇) 〕
宋代:
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遊。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裡愁。
清代:
葉靜宜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
風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花天氣惜花情。
青帝留難住,金鈴護不勝。落花飛絮怨飄零。試聽燕鶯都作斷腸聲。
風雨年年恨,閑愁日日縈。綠章無路乞通明。辜負養花天氣惜花情。
明代:
林熙春
廿載南游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
云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廿載南遊訪十洲,半肩劍履遍瀛州。繇來世族推高第,直為親塋下一籌。
雲鎖絲綸騰白鶴,江環風木臥青牛。渭城何計遲橋梓,綠蟻尊前水驛舟。
近代:
豐子愷
與汝江頭別,予情獨黯然。客居春興少,蜀道古來難。
對景思新語,當筵憶笑顏。群兒皆雋秀,最小即偏憐。
與汝江頭別,予情獨黯然。客居春興少,蜀道古來難。
對景思新語,當筵憶笑顔。群兒皆雋秀,最小即偏憐。
清代:
陳星垣
遲日滿窗紗。鸚語無嘩。小廊春色故秾些。瘦盡爐煙人倦午,簾影當花。
繡幕捲朱霞。認取天涯。幾時芳草夕陽斜。燕子可憐飛緩緩,歸去誰家。
遲日滿窗紗。鸚語無嘩。小廊春色故秾些。瘦盡爐煙人倦午,簾影當花。
繡幕捲朱霞。認取天涯。幾時芳草夕陽斜。燕子可憐飛緩緩,歸去誰家。
明代:
胡應麟
聲名藉藉動皇畿,錦纜牙檣出海圻。萬鹢連云金翅擁,雙龍橫霧玉鱗飛。
淹留彩筆歌叢桂,濩落青衫問采薇。同學廿年年少友,幾人袍笏到丹扉。
聲名藉藉動皇畿,錦纜牙檣出海圻。萬鹢連雲金翅擁,雙龍橫霧玉鱗飛。
淹留彩筆歌叢桂,濩落青衫問采薇。同學廿年年少友,幾人袍笏到丹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