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題畫景(四首)
雜題畫景(四首)。明代。祝允明。 歷亂茅堂草樹深,隱居蹤跡杳難尋。只應獨自攜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祝氏集外詩
[明代]:祝允明
歷亂茅堂草樹深,隱居蹤跡杳難尋。
只應獨自攜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祝氏集外詩
曆亂茅堂草樹深,隱居蹤跡杳難尋。
隻應獨自攜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祝氏集外詩
唐代·祝允明的簡介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于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
? 祝允明的詩(444篇) 〕
明代:
王縝
寒暑相催似轉車,梅花消息到天涯。九霄雷動山川肅,萬壑煙迷岐路叉。
人向中星占歲運,春隨甘雨換年華。善言贏得水災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寒暑相催似轉車,梅花消息到天涯。九霄雷動山川肅,萬壑煙迷岐路叉。
人向中星占歲運,春隨甘雨換年華。善言贏得水災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清代:
柳是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隻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淩芍藥階前豔,并照莢蓉幕裡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明代:
陶益
郁林姻戚得逢君,積歲鄉心此夕勤。淚飲離杯藏燭跋,蔦蘿縈月白紛紛。
郁林姻戚得逢君,積歲鄉心此夕勤。淚飲離杯藏燭跋,蔦蘿縈月白紛紛。
明代:
王世貞
喬木竦崩崖,下臨千仞溪。豈不虞傾折,根株詎能移。
回風吹轉蓬,飄飖窮天垂。念此歲云晏,廓落竟焉歸。
喬木竦崩崖,下臨千仞溪。豈不虞傾折,根株詎能移。
回風吹轉蓬,飄飖窮天垂。念此歲雲晏,廓落竟焉歸。
清代:
黃遵憲
百年有幾相逢日,一別重來十二年。海水萍蹤仍此地,歲星荔實忽周天。
長江浪擊轟云炮,絕漠寒深大窖氈。公正南歸吾北上,欲論近事恨無緣。
百年有幾相逢日,一別重來十二年。海水萍蹤仍此地,歲星荔實忽周天。
長江浪擊轟雲炮,絕漠寒深大窖氈。公正南歸吾北上,欲論近事恨無緣。
宋代:
郭祥正
五歲養育恩,一朝隨埃塵。瑯瑯讀書聲,在耳猶如新。
哽哽臨絕言,喚爺眉屢顰。永痛卑棲邑,醫脈非良真。
五歲養育恩,一朝隨埃塵。瑯瑯讀書聲,在耳猶如新。
哽哽臨絕言,喚爺眉屢顰。永痛卑棲邑,醫脈非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