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別元美
寄別元美。明代。李攀龍。 誰憐伏闕上書還,國士銜冤動帝顏。殺氣始應(yīng)高碣石,飛霜猶自滿燕山。風塵雙淚綈袍盡,湖海扁舟白發(fā)閑。卻念十年攜手地,不知春色在吳關(guān)。
[明代]:李攀龍
誰憐伏闕上書還,國士銜冤動帝顏。殺氣始應(yīng)高碣石,飛霜猶自滿燕山。
風塵雙淚綈袍盡,湖海扁舟白發(fā)閑。卻念十年攜手地,不知春色在吳關(guān)。
誰憐伏闕上書還,國士銜冤動帝顔。殺氣始應(yīng)高碣石,飛霜猶自滿燕山。
風塵雙淚綈袍盡,湖海扁舟白發(fā)閑。卻念十年攜手地,不知春色在吳關(guān)。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dǎo)文學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明代:
何景明
城西草堂日無事,廣文先生騎馬至。先生雅性嗜林壑,為愛吾廬有幽意。
長溪風起寒日冥,晚云含白冬樹青。山城沽酒不易得,為爾且系雙銀瓶。
城西草堂日無事,廣文先生騎馬至。先生雅性嗜林壑,為愛吾廬有幽意。
長溪風起寒日冥,晚雲(yún)含白冬樹青。山城沽酒不易得,為爾且系雙銀瓶。
唐代:
魏徵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jīng)柏谷,朝游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
夜宴經(jīng)柏谷,朝遊出杜原。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宋代:
釋普濟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zhuǎn)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瘦骨棱層一擔夫,幾年寥落在江湖。
面皮捩轉(zhuǎn)無人識,有甚閑名上祖圖。
宋代:
王安石
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夸。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
天下紛紛未一家,販繒屠狗尚雄誇。
東陵豈是無能者,獨傍青門手種瓜。
宋代:
馮時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
我來無人境,亦復(fù)窺幽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