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 其十四
詠古 其十四。明代。李攀龍。 吳王既棲越,出游包山湖。道逢一丈人,邀我洞庭隅。靈墟發深藏,中有神禹書。大文秘天地,乃傳百六初。金簡歊浮云,玉宇回璇樞。科斗不可辨,鳥跡互盤紆。精華一以泄,厭氣直國廬。顧見二室顛,三石方扶疏。
[明代]:李攀龍
吳王既棲越,出游包山湖。道逢一丈人,邀我洞庭隅。
靈墟發深藏,中有神禹書。大文秘天地,乃傳百六初。
金簡歊浮云,玉宇回璇樞。科斗不可辨,鳥跡互盤紆。
精華一以泄,厭氣直國廬。顧見二室顛,三石方扶疏。
吳王既棲越,出遊包山湖。道逢一丈人,邀我洞庭隅。
靈墟發深藏,中有神禹書。大文秘天地,乃傳百六初。
金簡歊浮雲,玉宇回璇樞。科鬥不可辨,鳥跡互盤紆。
精華一以洩,厭氣直國廬。顧見二室顛,三石方扶疏。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唐代:
趙嘏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莫向花前泣酒杯,謫仙依舊是仙才。
猶堪與世為祥瑞,曾到蓬山頂上來。
:
樓鑰
直上青云不作難,壯年何事掛衣冠。
功名已矣乘時望,風節翹然見歲寒。
直上青雲不作難,壯年何事掛衣冠。
功名已矣乘時望,風節翹然見歲寒。
明代:
黎民表
寥落空山里,當時結社蓮。吟尊移竹外,釣舫落池邊。
草奏三千牘,追游十八賢。云泥憐鵠舉,歲月隔鸞箋。
寥落空山裡,當時結社蓮。吟尊移竹外,釣舫落池邊。
草奏三千牘,追遊十八賢。雲泥憐鵠舉,歲月隔鸞箋。
金朝:
元好問
天外想春來,春來天上。樂府垂楊動新唱。扁舟西子,并與云帆無恙。五湖將底用,黃金像。水閣清深,晴樓蕭爽。絲竹留教助清賞。松腴仙酎,萬斛溪泉供釀。壽杯先領取、山中相。
天外想春來,春來天上。樂府垂楊動新唱。扁舟西子,并與雲帆無恙。五湖將底用,黃金像。水閣清深,晴樓蕭爽。絲竹留教助清賞。松腴仙酎,萬斛溪泉供釀。壽杯先領取、山中相。
明代:
鄧云霄
塵世誰開名利場,紛紛車馬為他忙。那能拔置清涼界,借與天池洗熱腸。
塵世誰開名利場,紛紛車馬為他忙。那能拔置清涼界,借與天池洗熱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