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房山橫軸
題高房山橫軸。明代。文徵明。 春云離離浮紙膚,翠攢百疊山模糊。山空云斷得流水,咫尺萬里開江湖。依然灌莽帶茅屋,亦復(fù)斷渚迷菰蒲。岡巒出沒互隱見,明晦陰晴日千變。平生未省識匡廬,玉削芙蓉正當(dāng)面。宛轉(zhuǎn)香壚霏紫煙,依稀夢澤分秋練。未遂扁舟夢里游,酒醒獨展燈前卷。問誰能事奪天工,前元畫史推高公。已應(yīng)氣概吞北苑,未合胸次饒南宮。南宮已矣北苑死,百年惟有房山耳。秪今遺墨已無多,窗前把卷重摩挲。世間吮筆爭么么,掃滅畦徑奈爾高公何。
[明代]:文徵明
春云離離浮紙膚,翠攢百疊山模糊。山空云斷得流水,咫尺萬里開江湖。
依然灌莽帶茅屋,亦復(fù)斷渚迷菰蒲。岡巒出沒互隱見,明晦陰晴日千變。
平生未省識匡廬,玉削芙蓉正當(dāng)面。宛轉(zhuǎn)香壚霏紫煙,依稀夢澤分秋練。
未遂扁舟夢里游,酒醒獨展燈前卷。問誰能事奪天工,前元畫史推高公。
已應(yīng)氣概吞北苑,未合胸次饒南宮。南宮已矣北苑死,百年惟有房山耳。
秪今遺墨已無多,窗前把卷重摩挲。世間吮筆爭么么,掃滅畦徑奈爾高公何。
春雲(yún)離離浮紙膚,翠攢百疊山模糊。山空雲(yún)斷得流水,咫尺萬裡開江湖。
依然灌莽帶茅屋,亦複斷渚迷菰蒲。岡巒出沒互隱見,明晦陰晴日千變。
平生未省識匡廬,玉削芙蓉正當(dāng)面。宛轉(zhuǎn)香壚霏紫煙,依稀夢澤分秋練。
未遂扁舟夢裡遊,酒醒獨展燈前卷。問誰能事奪天工,前元畫史推高公。
已應(yīng)氣概吞北苑,未合胸次饒南宮。南宮已矣北苑死,百年惟有房山耳。
秪今遺墨已無多,窗前把卷重摩挲。世間吮筆爭麼麼,掃滅畦徑奈爾高公何。
唐代·文徵明的簡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xué)書于李應(yīng)禎,學(xué)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 文徵明的詩(506篇) 〕
宋代:
張靖
玉勒嘶風(fēng)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yuǎn),芳草連云伴去程。
玉勒嘶風(fēng)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yuǎn),芳草連雲(yún)伴去程。
清代:
鄒堯廷
巖疆?dāng)?shù)十里,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xí)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yán)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fù)民牧。
巖疆?dāng)?shù)十裡,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xí)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yán)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fù)民牧。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唐代:
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wù)。農(nóng)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裡,群動從所務(wù)。農(nóng)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宋代:
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yīng)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yīng)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