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
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明代。文徵明。 當時蹤跡兩峰間,疋馬重來不及攀。曾有題名留壞壁,羞將塵面見青山。未應啼鳥知人樂,空望清泉裹茗還。寄謝故人休見誚,百年雙足會須閒。
[明代]:文徵明
當時蹤跡兩峰間,疋馬重來不及攀。曾有題名留壞壁,羞將塵面見青山。
未應啼鳥知人樂,空望清泉裹茗還。寄謝故人休見誚,百年雙足會須閒。
當時蹤跡兩峰間,疋馬重來不及攀。曾有題名留壞壁,羞將塵面見青山。
未應啼鳥知人樂,空望清泉裹茗還。寄謝故人休見誚,百年雙足會須閒。
唐代·文徵明的簡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 文徵明的詩(506篇) 〕
宋代:
文同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
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
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明代:
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一望雲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宋代:
釋道潛
江南梅子已生仁,京國桃花始放春。氣候不齊雖可恨,一枝猶得見墻闉。
江南梅子已生仁,京國桃花始放春。氣候不齊雖可恨,一枝猶得見牆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