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李貞伯篆書海月庵扁
刻李貞伯篆書海月庵扁。明代。吳寬。 篆法久欲絕,李公得真傳。近時鄉先輩,仿佛如滕權。昔為我題扁,握筆指腕懸。顧盼張髯須,起立竦背肩。俯仰為陳跡,屈指十五年。破屋垂雨溜,庳墻上蝸涎。三字被侵蝕,黑騕猶高縣。海月夜照之,墨光卻新鮮。正如公性氣,精悍老猶然。見物不見人,吳山隔重泉。惜哉不可作,手跡忍棄捐。壽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鐫。庶幾如坐對,仰面在屋椽。
[明代]:吳寬
篆法久欲絕,李公得真傳。
近時鄉先輩,仿佛如滕權。
昔為我題扁,握筆指腕懸。
顧盼張髯須,起立竦背肩。
俯仰為陳跡,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墻上蝸涎。
三字被侵蝕,黑騕猶高縣。
海月夜照之,墨光卻新鮮。
正如公性氣,精悍老猶然。
見物不見人,吳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跡忍棄捐。
壽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鐫。
庶幾如坐對,仰面在屋椽。
篆法久欲絕,李公得真傳。
近時鄉先輩,仿佛如滕權。
昔為我題扁,握筆指腕懸。
顧盼張髯須,起立竦背肩。
俯仰為陳跡,屈指十五年。
破屋垂雨溜,庳牆上蝸涎。
三字被侵蝕,黑騕猶高縣。
海月夜照之,墨光卻新鮮。
正如公性氣,精悍老猶然。
見物不見人,吳山隔重泉。
惜哉不可作,手跡忍棄捐。
壽以西川木,良工善雕鐫。
庶幾如坐對,仰面在屋椽。
唐代·吳寬的簡介
(1435—1504)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號匏庵。為諸生時,即有聲望,遍讀《左傳》、《史記》、《漢書》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會試、廷試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東宮,進講閑雅詳明。孝宗即位,遷左庶子,預修《憲宗實錄》,進少詹事兼侍讀學士。丁憂后,入東閣,專典誥敕。進禮部尚書。卒謚文定。寬行履高潔,不為激矯,而自守以正。其詩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書法。有《匏庵集》。
...〔
? 吳寬的詩(211篇) 〕
:
郭印
默默幽軒祗自知,天人一理未容欺。
檐光坐揖青山入,窗影閒看白日移。
默默幽軒祗自知,天人一理未容欺。
檐光坐揖青山入,窗影閒看白日移。
宋代:
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明代:
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國多游士。楚狂獨何人,長歌向夫子。
慷慨鳳德衰,當已胡弗已。晏歲草木蕃,吾道亦云否。
天王不西狩,列國多遊士。楚狂獨何人,長歌向夫子。
慷慨鳳德衰,當已胡弗已。晏歲草木蕃,吾道亦雲否。
明代:
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雲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宋代:
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複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明代:
王世貞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后旌,浮云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
稍盡彭城山,悠然見清淮。微雨雖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沒前後旌,浮雲時與偕。濁酒兩三行,聊以佐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