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夜與諸文學(xué)對(duì)月酌別

          [明代]:盧龍?jiān)?/a>

          砧杵秋將半,新情夜色良。舉杯同問月,今夕各他鄉(xiāng)。

          客里萍蹤合,尊中桂子香。當(dāng)歌還進(jìn)酒,明發(fā)思偏長(zhǎng)。

          盧龍?jiān)坪?jiǎn)介

          唐代·盧龍?jiān)频暮?jiǎn)介

          廣東南海人,字少?gòu)摹Hf歷十一年進(jìn)士。授馬平知縣,補(bǔ)邯鄲,治行為諸縣之最。復(fù)補(bǔ)長(zhǎng)樂,以忤權(quán)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 盧龍?jiān)频脑?1147篇)

          猜你喜歡

          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過金山作

          清代瑞元

          船從京口渡,水向海門流。島嶼一篝火,芙蓉三面樓。

          潮隨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齡事,金焦同日游。

          受用

          宋代劉克莊

          阮遙集平生幾屐,晏平仲半世一裘。

          禿翁受用能多少,槲葉為衣荷蓋頭。

          澈庵招游北樓二首

          近代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shí)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dú)行者,珍重呂粱心。

          過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

          宋代楊萬里

          暮煙如雨雨如煙,一把珠簾隔遠(yuǎn)山。

          簾影漸濃山漸淡,恍然移入畫屏間。

          白髭嘆

          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dāng)時(shí)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duì)之不復(fù)嗟。

          再次韻楊宰七首

          宋代陳造

          驟聞行旅嘆赍糧,無復(fù)居人肯饋漿。

          十襲君詩要娛老,卻愁痛定說常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