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一日林孟易仲己叔吾兄弟
立春后一日林孟易仲己叔吾兄弟。明代。張家珍。 大江佳氣映朝暉,好鳥方隨昨日歸。臨水種梅當蓽戶,對門垂柳即魚磯。何須亂世懷軒冕,卻喜東風長蕨薇。更有芳鄰能載酒,春眠真與世相違。
[明代]:張家珍
大江佳氣映朝暉,好鳥方隨昨日歸。臨水種梅當蓽戶,對門垂柳即魚磯。
何須亂世懷軒冕,卻喜東風長蕨薇。更有芳鄰能載酒,春眠真與世相違。
大江佳氣映朝暉,好鳥方隨昨日歸。臨水種梅當蓽戶,對門垂柳即魚磯。
何須亂世懷軒冕,卻喜東風長蕨薇。更有芳鄰能載酒,春眠真與世相違。
唐代·張家珍的簡介
張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東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龍俱布衣。明桂王永歷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從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歿,與總兵陳鎮國擁殘卒數萬于龍門以圖恢復,旋以兄蔭拜錦衣衛指揮使。廣州再破,隱于鐵園,家居養父,折節讀書,年未及三十而卒。遺作由友人編為《寒木居詩鈔》一卷。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張家珍詩,以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東莞寓園祖若舊廬刊《寒木居詩鈔》為底本,參校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三年東莞張伯楨纂《滄海叢書》本《張文烈遺集》附刻之《寒木居詩鈔》。
...〔
? 張家珍的詩(86篇) 〕
宋代:
沈遼
我昔乘興游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云謝污泥。
我來云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我昔乘興遊荊溪,數訪道人溪水西。道人飄然舍我去,有如白雲謝污泥。
我來雲間亦未久,惠然相顧攜枯藜。時人莫將老相識,解空第一須菩提。
元代:
金涓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清代:
姚燮
秋葉戰危樹,不雨已蕭颯。頹云忽冱夜,階蛩助繁沓。
水燈燄人影,息夢坐禪榻。
秋葉戰危樹,不雨已蕭颯。頹雲忽冱夜,階蛩助繁沓。
水燈燄人影,息夢坐禪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