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七首 其六
歸鄉七首 其六。明代。何鞏道。 路繞荒丘水接天,寂無風雨亦蕭然。淚紅原不因今日,頭白何曾是暮年。百尺藤蘿纏古廟,幾家煙火隔平田。分明鬼向孤兒哭,猶待清明送紙錢。
[明代]:何鞏道
路繞荒丘水接天,寂無風雨亦蕭然。淚紅原不因今日,頭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蘿纏古廟,幾家煙火隔平田。分明鬼向孤兒哭,猶待清明送紙錢。
路繞荒丘水接天,寂無風雨亦蕭然。淚紅原不因今日,頭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蘿纏古廟,幾家煙火隔平田。分明鬼向孤兒哭,猶待清明送紙錢。
唐代·何鞏道的簡介
明末清初廣東香山人,字皇圖。明諸生。入清不仕。詩多故國之思。有《樾巢稿》。
...〔
? 何鞏道的詩(309篇) 〕
清代:
樊增祥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
:
趙崇釠
梅花應只在巖間,無奈官身不可攀。
幾度句中尋夜佛,鉅靈安得為移山。
梅花應隻在巖間,無奈官身不可攀。
幾度句中尋夜佛,鉅靈安得為移山。
元代:
德祥
顏顏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
顔顔白發人,窄窄黃茅屋。田園不願多,衣食聊自足。
狂來溪上行,長歌飲溪綠。家藏一束書,懶教兒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