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屺軒
陟屺軒。明代。林弼。 朱君純孝人,宦游古豐水。有母在高堂,鶴發垂兩耳。海云天一方,家山地千里。水湄開小軒,日夕歌陟屺。啞啞夜啼烏,返哺故林里。眷惟寸草心,效報將曷已。顯揚實大孝,溫凊乃常理。愿言鸞誥榮,千載光信史。
[明代]:林弼
朱君純孝人,宦游古豐水。有母在高堂,鶴發垂兩耳。
海云天一方,家山地千里。水湄開小軒,日夕歌陟屺。
啞啞夜啼烏,返哺故林里。眷惟寸草心,效報將曷已。
顯揚實大孝,溫凊乃常理。愿言鸞誥榮,千載光信史。
朱君純孝人,宦遊古豐水。有母在高堂,鶴發垂兩耳。
海雲天一方,家山地千裡。水湄開小軒,日夕歌陟屺。
啞啞夜啼烏,返哺故林裡。眷惟寸草心,效報將曷已。
顯揚實大孝,溫凊乃常理。願言鸞誥榮,千載光信史。
唐代·林弼的簡介
林弼,(約公元一三六o年前后在世)一名唐臣,字元凱,龍溪人。元至正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進士,先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禮樂書,授吏部主事,后任登州(今山東煙臺牟平)知府。
...〔
? 林弼的詩(274篇) 〕
宋代:
王義山
癖到膏盲藥不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癖到膏盲藥不醫,把泉煮石煉成詩。
齒根更著雪來嚼,吟過海關又一奇。
清代:
陳恭尹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云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里,曾否江門夢釣翁。
去是新秋來是冬,一年蹤跡嶺雲中。猶同遁世人無悶,獨有名山路未窮。
采硯每逢蕉葉白,買舟頻系荔支紅。羅浮括入歸囊裡,曾否江門夢釣翁。
宋代:
釋祖心
海門山崄絕行蹤,踏斷牢關信已通。自有太平基業在,不論南北與西東。
海門山崄絕行蹤,踏斷牢關信已通。自有太平基業在,不論南北與西東。
元代:
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甯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宋代:
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學得浮雲往複還,裡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