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山
壽安山。清代。劉鶚。 漢皇遺寺在人間,長使忠臣帶淚看。六曲樓臺殊壯麗,九天風露愈高寒。乘輿血污黃金輦,圓殿苔生碧玉闌。利益福田真浪語,當年共想壽而安。
[清代]:劉鶚
漢皇遺寺在人間,長使忠臣帶淚看。六曲樓臺殊壯麗,九天風露愈高寒。
乘輿血污黃金輦,圓殿苔生碧玉闌。利益福田真浪語,當年共想壽而安。
漢皇遺寺在人間,長使忠臣帶淚看。六曲樓臺殊壯麗,九天風露愈高寒。
乘輿血污黃金輦,圓殿苔生碧玉闌。利益福田真浪語,當年共想壽而安。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后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
陳偉
隔海相望盡一杯,汗青留與捫沉哀。正平舌劍招奇戮,叔夜玉山淪劫灰。
九點齊煙春去遠,十年秦火我遲來。披霜坐待堅冰至,數蕊紅梅帶血開。
隔海相望盡一杯,汗青留與捫沉哀。正平舌劍招奇戮,叔夜玉山淪劫灰。
九點齊煙春去遠,十年秦火我遲來。披霜坐待堅冰至,數蕊紅梅帶血開。
唐代:
龔詡
梨花雪白海棠紅,詩酒笙歌歲歲同。不道世移人事改,野花無數領春風。
梨花雪白海棠紅,詩酒笙歌歲歲同。不道世移人事改,野花無數領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