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九九重陽節英文篇一
感恩就該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大掃除”開始!
我立馬拿起拖把,提起一桶水。先從最里邊拖起,“一二一,一二一”我越拖越興奮,越拖越起勁兒, 我不放過一點兒灰塵,把每個角落都拖得干干凈凈,整整潔潔的!
“呀,該洗拖把了!”我下意識的說道。
不一會兒,我就遇到了難題,在廚房有一個死角,我費勁了力氣,絞盡了腦汁還是拖不到,后來還是外婆出場,輕輕松松解決了問題,現在想想,還挺后悔的,平時沒多幫外婆做家務活,只能算得上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慢慢地,我有點體力不支了,背也疼腰也酸了,正當我準備放棄時,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外婆看著我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繼續完成我的“感恩禮物”……
“呼……大--功--告--成--!”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好,不錯不錯,快去休息一下!”外婆笑著說。
我默默地在心里念叨:九九重陽送溫暖,顆顆汗珠如雨下,只為外婆開懷一笑,呵呵呵……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的成長;蒼鷹感激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魚兒感謝海洋,因為海洋讓它成長;我感謝我的外婆,因為她無時無刻不在關心我,照顧我。人人都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就讓我們的感恩之旅榮耀啟程吧!
九九重陽節英文篇二
親愛的奶奶:
我好想您啊!
上次見您,好像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一個月前您剛剛出院,一直躺在床上,除了吃飯喝水,您一直在恢復傷勢。時隔一月,不知道您的身子好些了嗎?腿還疼不疼,傷口恢復了嗎?雖然爺爺不在了,但還有我們照顧您呢!馬上就要到重陽節了,到時候我和爸爸一起來看您,我們一起吃個飯,聊聊天。牽著您那雙布滿皺紋的大手,我的心里就像被什么東西塞得鼓鼓的,異常滿足。
奶奶,我喜歡您好似菊花般慈祥的笑容,喜歡您粗糙大手掌心的溫暖,更喜歡您對我無償的包容。年幼時,我總是很頑劣,什么事都要橫插一腳,把東西搞得亂七八糟。這時候總免不了父親的一頓“毒打”。可只要當時您在場,爸爸就只能對我干瞪眼。
記得有一次,我打碎了您最寶貝的茶杯,爸爸見了,一手抄起放在一邊的雞毛撣子就要教訓我。我趕緊逃。可爸爸健步如飛,跑得比我快多了。眼見撣子就要打到我身上,突然,一根拐杖“橫空出世”,攔住父親的去路。那是您的拐杖,是您護著我。您把我攔在身后,自個兒拄著拐杖跟爸爸大眼瞪小眼。父親可以打我,卻對您沒有辦法啊,只得憤怒地“戳”著我。只聽見您對父親說教了一堆:“杯子打(碎)了就打(碎)了,人怎么能打,打壞了怎么辦?你賠得起嗎?真沒分寸……”爸爸無奈地聽著您得數落,想講句話都不行——全被您給堵回去啦!那樣的場景,頗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即視感。其實,類似得事情還有很多,從這一件事中便可見一斑了。
不知道為什么,我第一次給您洗腳時的經歷突然浮現于腦海。水的溫度我反反復復試了很多次,生怕太燙或是太涼。您知道嗎?當我把您得鞋襪脫下來時,心中涌出的,是無限酸澀。或許連您自己也沒注意過自己得腳,但那時卻真真切切地展現在我眼前。皮膚干澀地像千年老樹地樹皮,又粗糙又枯瘦。上面還有一些淡淡的疤痕和淤青,一些灰黑地斑點遍布腳背,腳底板上全是又厚又硬的老繭——看上去觸目驚心。奶奶啊,請愛護自己地腳吧,它實在是太枯瘦了。我強忍著感撼,強忍著騰涌的思潮,慢慢洗著您的腳。聽著他人的夸贊和您地笑聲,心中泛起的不止自豪,還有淡淡的悲傷。您曾經吃了多少苦哇?奶奶,是什么使您變得蒼老?我一邊思索一邊輕輕摩擦您地皮膚,一抬頭,看到您含笑望著我,眼中滿是祥和。腳很快洗好了,我把這盆水拿去倒了,整個過程,都是樂滋滋的。
奶奶,從幼時您對我的愛護到如今我對您地照顧,已經又十二年了。十二年足以改變很多東西,但卻改變不了我對您的那顆赤子之心。
祝您
重陽快樂,身體安康
愛您的人:賴恒之
20xx年10月29日
九九重陽節英文篇三
農歷的九月九日是傳統的重陽節。隨著九月初九的來臨,重陽節離我們也越來越近了。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我們一般到爺爺奶奶家過。重陽節雖然不是特別大的節日,但也比較正式。經管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過長大了也逐漸明白了就是思念遠方的親人。這讓我想起了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
重陽節很多風俗,比如說: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一說起吃讓我就想起了奶奶家的那個糕,特別好吃。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還有賞菊并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說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他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仿他,所以有重陽賞菊的習俗。
重陽節在陜北。福建莆松都有特殊的習俗。比如在陜北過重陽在晚上。晚飯后,人們三三兩兩的走出家門,爬上附近的山頭,點上火光,談天說地。待雞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許多人都摘幾把野菊花,插在頭上,用來比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