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簡述幼兒園教師如何處理突發的安全事件篇一
宜都市教育局關工委、老科協教育分會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劉錦義
二00六年十一月八日
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我向大家匯報的題目是: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基地的教育資源,對中小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蓋了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涉及人生態度,社會風尚等方方面面,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點在青少年。根據總書記的講話要求,今年,我們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基礎性工作,納入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活動基地工作的全過程,滲透到宋山“十八課”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讓師生的參訓過程成為踐行“八榮八恥”的過程。
我們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和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的認知水平,行為能力和心理特點,科學規劃榮辱觀教育的具體內容,不斷改進活動方式方法,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養中小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和道德羞恥心。在十八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激發興趣,啟發指導,師生互動,注重實踐。其具體做法是:
徒步登山課:我們號召學生發揚紅軍長征精神,在登山途中,要求只流汗水,不流淚水;發揚團隊精神,在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堅持到達宋山頂峰。師生以團結互助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實實在在地踐行了人我觀和生活觀。
集體升旗課:勝利到達頂峰后,組織集體升旗。升旗前,我們為師生講一個當地英烈故事,要求師生思考三個問題,回校后用自己的行動做回答:①國旗為什么是紅色的?②五角星象征什么?③老師看到國旗上升時,要思考,回校后如何無私奉獻,努力工作,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學們看到國旗上升時,要暗暗下定決心,回校后發奮讀書,立志成才,將來報效祖國!在這種氛圍中,師生很自然地以熱愛祖國為榮,以服務人民為榮,從而踐行了國家觀和人民觀。
基地野炊課:宋山十八課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基地野炊。同學們十人一組,自己動手辦一次生活,輪流當一次小廚師。大家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爭先恐后,能者為師,做出來的飯菜色香味美。昔日的小公主,小皇帝在社會實踐活動的大課堂里,變成了小主人。他們爭強好勝,自主自律,較好地踐行了勞動觀,人我觀和生活觀。
參觀游覽課:宋山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神奇古怪。在導游的帶領下,師生參觀大宋山風景區的“一嶺”、“兩廟”、“三峰”、“四絕”、“五奇”和“八怪”,從而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秘。然后我們又用科學的道理——解讀那些神奇的現象,讓師生樹立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科學觀。
野外露宿課:文藝晚會后,師生按基地安排的竹樓分別住宿,每個竹樓里,臨時選派一名同學負責管安全和紀律,要求從熄燈信號開始,到天亮起床信號為止,每個人必須管住腿,管住嘴,做一次啞巴,安靜地睡一個好覺,哪個竹樓有違紀行為就在門上用粉筆打上一個問號,第二天扣去紀律分。這樣以來,同學們唯恐扣分影響學校成績,都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有效地踐行了法紀觀。
負荊回營課:師生下山時,每人帶一根干柴,為篝火晚會做準備,不僅體驗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內涵,而且踐行了勞動觀。
由于宋山十八課中有機地滲透了“八榮八恥”的內容,師生收獲很大,反響十分強烈。陸城鄒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
這正是:“宋山十八課,課課收獲多,基地兩天練,勝讀十年書啊!”洋溪中學王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如果說生活是一首樂曲,彈奏著動人的旋律,那么,在我音樂的倉庫里,宋山之旅是最激昂的一章;如果說生活是一幅卷,描摹著繽紛的色彩,那么,在我記憶的心扉中,宋山之旅將是最亮麗的一筆!宋山之旅,我真的忘不了你!”西湖中學參訓學生在談體會時說道:“我人生的第一步是從這里邁出的。”五眼泉中學、紅花中學、枝城鎮中學、王畈中學、松木坪中學、陸城一中、二中、一小和市實驗小學的老師們一致認為:在宋山,不僅學生受 到“八榮八恥”的鍛煉,我們也受益匪淺!
基地創辦七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關工委、老科協、市教育局、各級各類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共辦320期,先后有宜昌、荊州、沙市、長陽、秭歸及宜都各鄉鎮130多所大、中、小學及特校共33600多人次來基地參訓。新華社、《人民日報》、《湖北日報》、《荊州日報》、《三峽日報》等十多家新聞媒體多次作過報道,產生了積極影響。基地被省關工委、省文明辦授予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稱號。
今后,我們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挑戰局限,堅持到底,充分利用宋山的自然條件和基地的教育資源,發揮基地全面育人大課堂的作用,為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為引領而又帶動廣大中小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而努力奮斗!
簡述幼兒園教師如何處理突發的安全事件篇二
幼兒老師教育隨筆
在八個一活動中,我班選擇了跳繩,總覺著跳繩活動量大,讓孩子在蹦蹦跳跳中增強體質,讓每一個幼兒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剛學習跳繩,孩子們的興趣還挺高,可是過了段時間,我發現幼兒對跳繩沒興趣了,每次都是經過老師千方百計的誘導,幼兒才肯練習跳。怎樣才能使孩子們喜歡跳繩呢?一次戶外活動時,李小釗小朋友拿著跳繩玩,可是沒跳幾下就想把繩收起來。我馬上走過去說:“小釗,你剛才是怎樣跳的?能教教老師嗎?”他很吃驚地看著我說:“我是用一只腳跳的。”我請他演示,他很高興地跳了起來。我說:“真棒!還能變個新跳法嗎?”他說:“當然能,不過要過一會才能告訴你。”他跑到一邊思索。幾分鐘后他興奮地跑到我身邊說:“老師,你瞧我還會這樣跳!”他把繩子向后甩跳了起來,我連連稱贊。每當有一名幼兒有新跳法時,我就一邊學一邊鼓勵他們。在這樣的鼓勵下,孩子們的興致一下子高漲起來,發明了側挽花跳、后挽花跳、系上呼啦圈跳……
向幼兒學跳繩,讓我明白了“要讓幼兒做好什么事,一定要先讓他們產生興趣”的道理。
李美佳小朋友的爸媽都很忙,連早晨為美佳梳小辮子的功夫都沒有,所以拿來一袋皮筋,請老師給她梳小辮。每天早晨來到幼兒園,我都很認真地為美佳梳小辮,有時梳麻花辮,有時梳羊角辮,又整齊又漂亮。有時還為自己的成果而感到喜悅。
一天幼兒離園時,美佳的爸爸感激地說:“老師,真麻煩你了,天天為孩子梳小辮。”并轉身對美佳說:“老師梳的辮子真好看,連媽媽也梳不了這么漂亮。”美佳忙說:“媽媽和老師梳的一樣好。”從她稚嫩的言語中流露出對媽媽的.愛和維護。我想,母愛是誰也無法代替的。“誰說的,我看老師扎的更好。”爸爸說。美佳斜眼看著我,嘟著小嘴說:“老師梳的疼,媽媽輸的不疼。”這一句話觸動了我,是呀,為了梳得整齊,老師努力把辮子扎緊,而忽視了她的感受。看來老師為孩子做的每件事都要耐心仔細,使孩子在老師這里能享受到真正的母愛。我又想,問題問題還不只是耐心仔細,更重要還是愛心。
簡述幼兒園教師如何處理突發的安全事件篇三
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巧妙進行習作訓練
2009-08-03 09:35:26 來源:中國教學資源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如果只是在作文課上單純傳授寫作知識和進行習作訓練,就很難“貼近學生實際”,而“讓學生易于動筆”,更是心有余卻力不足。
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乃是真學,不在 ?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學也不成為真學。”在“做”上用功夫,鮮明地體現了素質教育思想,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認知內驅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我們現在使用的的語文教材中所選入的文章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內容上蘊涵著社會美,藝術美,科學美等美質,形式上富有結構美,語言美,音韻美等因素。這樣的好文章,不僅能使學生提高心智,陶冶情操,也是我們用來指導學生學習習作的寶貴的教學資源。
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滲透習作訓練,指導學生從寫作角度理解吸收知識,從中獲得精神的陶冶,就會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仿寫是語言的內化,是創作的基礎。
小學生學寫作文猶如幼兒學走路,引導學生進行模仿習作就如大人攙扶幼兒,牽著學步。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模仿優秀作品進行習作不僅可以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靈氣的熏陶,而且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樣畫葫蘆中,感受作者的表情達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小學高年級很多文章值得仿寫。指導學生模仿并不是讓學生簡單地換個時間、地點或人物,機械照搬而已。只有促使學生深刻體會優秀作品的共性與個性,把范文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發展其個性的模仿,才是有效的模仿。經過有效的指導后,需要老師的點撥,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二、感悟中升華,大膽創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模仿只是學生鍛煉基本功,學習寫作技巧的途徑,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把體驗和記憶書寫成文字才是真正的可以觸摸得到的收獲。在引導學生模仿的基礎上,還必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寫讀后感。
文章本是有情物,學生讀完文章都會或多或少有所感悟,要及時提醒學生把這些隨感表達出來,積累起來,這些都會成為學生無形的財富。
(二)改寫。
升入高年級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所發展,有時會對課文的內容提出質疑。這是學生思維的火花,要鼓勵學生查閱資料,敢于大膽改寫。學生在質疑、解疑、改寫的過程中,也會提高寫作能力。
(三)續寫。
續寫作文,就是寫課文的續篇,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對課文進行創新處理的一種練習。在教材中,有些課文結尾“文盡而意無窮”,留有大量的余地耐人回味,尤其是一些懸念性的結尾,大都可以進一步推測事物發展的可能性。因而,本人經常根據課文提供的條件,鼓勵學生補充情節,由此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四)擴寫。
擴寫就是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擴展,進行細致地描述,使文章的內容得到擴充,變得具體生動。經常做擴寫練習,可以開闊學生的寫作思路,發展想像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將學到的語文知識,在寫作中加以實際運用,并在運用中不斷提高寫作技能和技巧。
(五)想象與主人公或作者對話。
換位思考是學生入情入境寫作的好方法,是學生與文本真心對話的一條途徑。引導學生想象,用心靈與作者或課文中的主人公對話,換位思考,體味揣摩他人的心理世界,那么,學生的寫作靈感就有可能激發出來。通過換位,學生用文字表達的情感也更貼近于主人公與作者的心聲。
“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教材中“寫”的訓練內涵豐富,只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充分地挖掘教材這一資源,進行多種形式的讀寫結合訓練,最終能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隨文練筆,提高學生閱讀與習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內容摘要]讀寫結合是語文能力生長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和課文對話,帶領學生走近作者,走進文本,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得到詞、句、段、篇的訓練,讀寫結合,讓學生讀中悟寫,讀中學寫,讀中練寫。隨文練筆與閱讀“結伴而行”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最終取得讀與寫的“雙贏”。
[關鍵詞]有效能力提高隨文練筆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即要求學生能讀會寫。而當前,習作教學效率較低,廣大師生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有米難炊”或“無米之炊”的難題,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習作教學普遍與閱讀教學割裂造成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基于這樣的新課程理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留出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接觸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視師生交流、生生互動。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是吸取,寫作是傾吐。”從語文學習規律來看,閱讀是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習作是運用語言的過程,同時影響著閱讀,對閱讀起著促進作用。這種閱讀與習作的關系是“源”與“流”的關系,注重讀寫的雙向聯系成為十分必要的事,也是解決目前習作面臨的兩大難題的有效途徑。實踐證明,教材文本確實是學生練習習作能力的最好練兵場,充分挖掘閱讀教學的現實資源,通過加強讀寫聯系的途徑,讓學生在讀中悟寫、以寫促讀,可以增加訓練臺階的密度,減緩習作訓練的坡度,逐步實現學生“自能習作”的目的,培養學生對習作的良好情感。相較于課堂“對話”,隨文練筆是“獨
白語言”的練習,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言語實踐。隨文練筆與閱讀“結伴而行”具有深化閱讀、訓練表達、鍛煉書寫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最終取得讀與寫的“雙贏”。
“隨文練筆”,即緊緊跟隨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相機進行寫作訓練。它就文取材,把學生的語言組織運用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的結合起來,彼此交融,相互促進。它機動靈活、形式多樣、切入口小、難度低,學生沒有畏難抵觸的情緒,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省時有效的途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認真把握教材,找準閱讀與習作的結合點,使二者緊密聯系,放飛學生閱讀想象的翅膀,指導學生勤練習。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提高習作水平。
一、在理解重點詞、句處練筆
在閱讀教學中,往往會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精心品味,這種品味不僅要讓學生讀通讀透,更應指導學生在讀的基礎上,悟出寫法,領會意圖,進而學會運用。同時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詞品句,也為寫作積累了豐富的詞匯。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要使學生“滿腹經論”,教師就應持之以恒地在閱讀中引導學生推敲詞句,從而培養造句的能力。第21課《九色鹿》一文中,國王聽了九色鹿的話非常慚愧,他斥責調達,并重重地懲罰了他,還下令全國臣民永遠不許傷害九色鹿。理解了國王這么做的原因,也就領悟了課文“貶斥貪婪與負義、頌揚善良與正義”的主題含義。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小練筆:假如你就是那個國王,聽了九色鹿一番義正詞嚴的話,你會為什么而感到慚愧?會怎樣斥責調達?會怎樣命令臣民?請你拿出筆,寫一段話。建議恰當地選用課文中的詞語:背信棄義、見利忘義、靈魂骯臟、恩將仇報……這樣的教學,既注重了詞、句的教學,也教會了學生說完整、連貫的話,還幫助學生積累了詞匯,豐富了語言,同時為寫話打下了基礎,使讀中學寫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之中。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有這樣一個詞“飽經風霜”。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想一想:那位拉車的飽經風霜的臉是什么樣的臉?想好了,請用幾句話寫出來。我給大家開個頭:“那位拉車的才三十多歲……”請同學們接著寫。這個練習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把詞語的意思表達出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既幫助學生理解了“飽經風霜”這個詞語的意思,又讓學生進行了人物外貌描寫的練習。
二、在理解省略號處練筆
閱讀教學中我們常遇上耐人尋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個情節,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引起了他們的回憶或想象。如《狼和小羊》一課中當無奈兇惡的狼不想再狡辯了,朝小羊撲去……此處的省略號雖然省去了故事的結局卻給了善良的孩子們無限想象的空間,孩子們當然不希望小羊就這樣死去,于是我抓住他們的心理,讓他們續寫故事。小羊采取了什么措施大戰狼的呢?狼和小羊的結局又如何呢?學生們為“救”小羊各出奇招。這樣的訓練使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迸發出了燦爛的火花。
三、在想象補白處練筆
抓住課文空白處,入乎其內,徜徉其中。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掘已有的知識儲備,大膽發揮合理想象,還原空白,使空白處不再空白。這樣不但加深其理解,豐富其語言,而且撥動其情感,豐富其感受。真可謂是豁然開朗、別有洞天。在教學《第八次》一文時,布魯斯王子在受蜘蛛結網的啟發下會怎樣動員他的軍隊和他的百姓起來抵抗呢?但是文本并沒有細細描述,這就給閱讀提供了一個空白空間,必須加以補充,以達到閱讀心理的平衡。此處練筆,正是順應了學生的閱讀空白需求。并以此里來豐滿人物形象,通過理解他激奮人心發言來感受的他抵抗到底的決心。有的學生寫道:“蜘蛛織了七次網也失敗了,但是第八次成功了,給了我很大啟發,我堅信,只要堅持到底,勝利就一定會屬于我們的!”“蘇格蘭的鄉親們,親愛的同胞們:我們的祖國正在遭受著外國的侵略,我們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一定要起來反抗!團結就是力量!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像蜘蛛一樣取得勝利。”……那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吶喊,那一聲聲撞擊心靈的呼喊,填補了課文空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想象、延伸的空間。這種創造性想象更多地受到學生的心理、思想、感情、知識、經驗、個性等的影響,因而也更具有個性和獨特性。
四、在理解典型段落處練筆
課文的語言一般比較規范、優美,一些語句、段落特別富有表現力,也蘊涵著表達的規律與藝術。經常在閱讀中借鑒、模仿、運用這些語句、段落,就能在遷移性的練筆中逐漸體悟到其中的表達規律,并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善于發掘那些典范的語言表達范式,引導學生閱讀、體會,進而設計遷移性的練習,鼓勵學生模仿寫話。如教學《臺灣的蝴蝶谷》第三自然段。這段共三句話,先總說蝴蝶谷的景象非常迷人。然后具體介紹黃蝶谷和彩蝶谷。這種先總說后分說的段落對于小學生來說,有很強的示范性而且其中運用到的比喻句也讓學生有了更形象的感知。于是教學到這,我讓學生們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趁熱打鐵,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說說還會有什么樣的蝴蝶谷,并注意抓住該蝴蝶谷的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來進行練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想這次片斷練習的成功,就在于老師給學生提供了進行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的“例子”,學生有例可仿,事半功倍。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去過的一些風景
區或某一個景點(也可以是我們的學校),先用概括的語言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景點的最大特點,再試著給大家用具體的語言描述一下。學生外出的不多,但對校園很熟悉:我們的校園最大的特點是美麗整潔,充滿活力……在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表述中,這種總分式的段落表達形式已在孩子們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難關不攻自破。
四、在理解故事結局處練筆
文本的結尾處往往是學生的情感共鳴點。依據原文,進行創造性的續寫,對于發展孩子的創造性、合理性思維,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學《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時,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筆環節“從沙漠回來,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他們分別會怎么說?怎么做?學生寫道:第二天,小駱駝又見到小紅馬了,小紅馬還是用嘲笑的口吻說:“我都嘲笑你了,你還好意思出來,真不知道害羞!” 小駱駝笑著說:“看人不能看他長得美和丑,要看他有沒有用處。”“哼,那么丑,會有什么用處。”小紅馬自以為是地說。“我帶你到沙漠里走一趟,怎么樣?”小駱駝自信滿滿地說。“走就走,有啥了不起!”于是,小駱駝和小紅馬一起走進了茫茫的大沙漠,沒有走多遠,小紅馬的腿就陷進沙子里,小駱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小紅馬拉了上來。沒走幾步,小紅馬就累了,肚子餓了,愁眉苦臉地說:“有沒有什么吃的東西,我的肚子好餓呀!”說話間,突然一陣鋪天蓋地的風沙吹了過來,他們倆趕緊把眼睛閉上。可是,等風沙過去了,小駱駝一下子就把眼睛睜開了,而小紅馬睜了半天也沒有把眼睛睜開。小駱駝由于長長的睫毛的保護,眼睛里沒進一粒沙子,可小紅馬的眼睛里進了一大堆沙子,還是小駱駝幫他把沙子清完。小紅馬想想自己以前做過的事、說過的話,慚愧地低下了頭,不好意思地對小駱駝說:“謝謝你,你真棒!” 看,學生把讀到的,學過的語句靈活地運用于寫話中,變成了自己的語言,使作品更賦予生命力。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恰當地處理好練筆與閱讀的關系,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深化閱讀,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素養。讓課堂練筆真正成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