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讀:wěi;kuí
隗的基本釋義
(1)[ wěi ]古國名 [Wei state]。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 楚人滅 隗。《公羊傳》。〈形〉 高峻的樣子 。 隗,高也。《玉篇》。倒塌 。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2)[ kuí ]姓。
隗姓有三種發音wěi和kuí和yǔ,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后人以隗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后人以隗為姓,商周時大禹的后人建立隗國(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歸)。
詳細字義
隗Kuí
〈名〉
(1) 姓
(2) 另見wěi
基本詞義
隗wěi
〈形〉
高峻的樣子。
隗,高也。——《玉篇》
詞性變化
隗Wěi
〈名〉
古國名。地在今湖北省秭歸縣東
楚人滅 隗。——《公羊傳》
隗wěi
〈動〉
(1) 倒塌。
有客乘之,隗若山頹。——《酒贊》
(2) 另見 ku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