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啼
部首口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行火 統(tǒng)一碼557C
筆順丨フ一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
名稱豎、橫折、橫、點(diǎn)、橫、點(diǎn)、撇、點(diǎn)、橫撇/橫鉤、豎、橫折鉤、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啼
⒈ ?哭,出聲地哭:啼哭。啼泣。悲啼。啼笑皆非。
⒉ ?鳥獸叫:啼鳴。啼叫。虎嘯猿啼。
異體字
- ?
- ?
- 嗁
- 渧
- 諦
- 謕
漢英互譯
caw、crow、cry、ululate、weep loud
相關(guān)字詞
笑
造字法
形聲:從口、帝聲
English
weep, whimper; howl, twitter
※ 啼的意思、基本解釋,啼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啼
嗁
〈動(dòng)〉
(1) (形聲。從口,帝聲。本義:放聲痛心地哭)
(2) 同本義 [weep aloud]
嗁,號(hào)也。——《說文》。段注:“號(hào),痛聲也。”
見人方引嬰兒欲投之江中,嬰兒啼。——《呂氏春秋·察今》
婦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傷仲永》
兒醒大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含乳啼。
兒懼,啼告母。——《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啼呼(哭叫,叫喚);啼饑(因饑餓而號(hào)哭);啼天哭地(非常悲慘);啼咽(悲哽)
(4) 叫鳴 [cry]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
千里鶯啼綠映紅。——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淥水蕩漾清猿啼。——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虎嘯猿啼。——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5) 又如:啼叫;啼喚(鳴叫);啼唱
(6) 哭泣 [tear]
兒含乳啼聲。——林嗣環(huán)《口技》
(7) 又如:啼哭郎君(指辦事無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詞性變化
◎ 啼
〈名〉
(1) 眼淚 [tears]。
(2) 如:啼妝女(形容女子姿色迷人。東漢時(shí),婦女以粉拭目下,有似哭啼淚痕,故名);啼眼(淚眼);啼痕(淚痕);啼妝(借指美人的淚痕)
康熙字典
啼【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嗁【卷二】【口部】
號(hào)也。從口虒聲。杜兮切
說文解字注
(嗁)號(hào)也。號(hào)各本作號(hào)。今正。號(hào)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號(hào)與嘑號(hào)不同字也。號(hào)、痛聲。哭、哀聲。痛在內(nèi)。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踴。注。悲哀有?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wèi)嗁。從口。虒聲。杜兮切。十六部。
- 啼的詞語 組詞
- 啼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