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中春節作文字篇一
……
“我們該去買鞭炮了。”“不,今年我們不放炮,我們要過一個綠色環保的年!”
今天是除夕,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其樂融融的。吃完了,人們在一塊兒有說有笑,不一會兒就談到了放炮。二叔高興地說:“買炮了嗎?我們下去放炮吧。”我抿嘴一笑,回答道:“沒有,現在霧霾污染這么厲害,我想我們應該選擇低碳環保的喜慶方式,用電子爆竹、喜慶音樂、對聯、紅燈籠等一樣可以傳遞喜悅和歡樂!”他顯然有些詫異,不過還是認可了我的觀點。
大概夜里12點,炮聲不斷響起,但明顯比以前少了,大概是宣傳工作有效了吧。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我們去附近的公園里玩兒,決定綠色出行,便集體步行到公園。雖說是在附近,但也走了20分鐘。不止這一次,到附近的地方我們都是步行的;稍遠一點的就騎自行車,反正不管怎么樣都要做到綠色出行。而且我們也在社區里做了一些宣傳,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蘇醒吧,人們,不要再污染空氣了!工業廢氣、生活燃煤、汽車尾氣、核爆炸等,都是造成環境污染主要原因,不要埋怨自然災害,人類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請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不受霧霾的侵害,擁抱美好的藍天!
初中春節作文字篇二
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熱鬧的日子,人們從公歷的1月1日就開始預備過年的物品了。在我的家鄉仍有逛花市的習俗。人們每每在采購過后,會去花市逛一遍,這也成了我們一家過年的習慣,即使不買花,也要去花市欣賞一下美麗的盆花。
春節到年三十開始就算是真正拉開了帷幕。我們是在奶奶家吃的年夜飯。奶奶一家均是北方人,過年習俗味道很濃,像北京人過年的樣子,我們的飯菜是裝在一個銅鍋里的,羊肉、白菜、土豆、八角均是一鍋亂燉,再配上白切鴨、一碗子香菜泡蒜的醬油和一盆子的煮白年糕,這一桌菜就算是齊了。電視開著,一家人在圓桌旁圍著坐著,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我們小孩子則是吃著年糕配上一碗羊肉湯。吃完了年飯,爺爺、奶奶、大伯二伯就會分紅包,這也是我們小孩最高興的,這一頓團圓飯每每都會吃得大家不亦樂乎。
吃完飯后,我們就去了外婆家,欣賞春節聯歡晚會。遠在廣州的大舅也帶著弟弟們回來了。姥姥和媽媽在廚房忙著包餃子,做小菜。外頭家家燈火通明,這一天是要團圓的,即使遠在外地的游子也要回家與家人一起過年,生病的姥爺也從醫院被接回了家,與家人一起過個年。年三十的餃子都是姥姥親手包的。餐桌上擺著蒜泡的醬油,有了辣味的醬油很滑口。餃子沾上一點,就想讓人多吃幾口。即使不喜歡吃餃子,也不必擔心會眼饞。年三十姥姥都會做上一小碟花生米、炒蛋花或是蓮藕燉雞。大家都能津津有味地吃,這個年也過得有滋有味。
午夜時分。綠塘口的廟便會放炮竹燒香,人們都會在那兒祭拜神仙上天,保佑一年的收成和財源。我們回到家,便將爆竹從窗口扔下,頓時四周窗臺都響起了噼嚦啪啦的響聲。這一夜都會把壓歲錢放在枕頭下,不過十二點也不能睡覺的。
初一的早晨照我們家的慣例都得請老人喝早茶,大年三十睡得晚,初一又得很早起來去茶樓占位。人們大街上相遇都得相互祝福一句:“新年快樂。”我也得一清早祝福兩家的老人,這一天,我們全家去了植物園,弟弟妹妹都得到了禮物,這一天大人們都要盡其所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春節在正月十五結束了,我也要開始上學,父母要開始上班,于是,春節便在噼嚦啪啦中大笑著走來,又在噼嚦啪啦中大笑著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