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會永遠堅守著自己的生活崗位……”每想起這段話,就會想起雷鋒,那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代名詞。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50年來,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涌現了一大批“雷鋒”。“當代雷鋒”郭明義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無論是遍布全國的上百支郭明義愛心分隊,還是他微博上600多萬的粉絲,無不在表明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雷鋒精神越加成為了人們熱切的心靈呼喚,強烈的道德感召。
同樣,內心的覺醒總要付諸行動,我們這個時代從不缺乏行動者。“最美媽媽”吳菊萍挺身接住墜樓女童;“最美女孩”在風雨中為乞丐撐起雨傘;“愛心媽媽”陳賢妹救起了小悅悅……她們把高尚的道德品質傳播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但是,社會總不是十全十美的,始終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就如在高尚的一面下,依舊存在著一些黑暗的陰影。目前社會上缺乏誠信,道德淪喪等現象泛濫,對于雷鋒這個名字,越來越多的人聽到時露出嘲笑、質疑、批判的神色。曾經敬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被許多人認為是傻子。唉!社會何時變得如此的冷漠無情了。
就像前不久發生的在佛山的小悅悅事件,真讓人汗顏。小悅悅被兩輛車碾過,躺在路中央,幾分鐘內經過的18個路人竟然都視而不見,漠然走過。最后一位撿垃圾的阿姨救起了她,這是一雙挽救了中國人最后一點道德的偉大的雙手啊!此刻,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見死不救?我國人將雷鋒精神貫徹到哪里去了?情何以堪啊!
要知道,“與人為善”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不是也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嗎?而五十年前的雷鋒就用行動來踐行了這一中華美德。所以雷鋒精神不該被忘記,應該發揚光大。
英雄不該被遺忘,一個民族只有有了民族英雄才能煥發其文明魅力,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以其為榜樣,那這就是一個悲哀、可憐的民族。雷鋒精神是我們這個民族道德精神上的食糧,只有汲取這種營養,我們的民族才會更加健康強大,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強盛。此時此刻,我要向億萬人民大聲疾呼:“讓我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