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中秋節賞月的情景篇一
夜幕降臨,一輪金月徐徐升起。它大如金盤,黃得好看。在那月光皎潔的夜色中,我仿佛看見了一條月亮河盤在飯桌上,把飯桌映得白白的。那天,那月,那月亮河,那飯桌,都不知不覺地合為一體。
發呆了好久,再抬頭看看月亮——她就像一位母親,慈祥、和藹的母親。月色迷人,月兒也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羞答答地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兒。月亮又似變色龍,轉眼間,它的顏色就由淡、金黃變成了淡白。月亮河也由淡黃轉為淡白,美不勝收。猛然間,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那時候是做了怎樣艱難的抉擇呵!現在,她和她的小玉兔一定很孤獨。我恨不得讓自己長出一對兒翅膀,飛往那冷清的月宮,給她們作伴。
星星少得出奇。它們像萬花筒,在月亮周圍,忽而聚攏,忽而散開,在深夜中跳著舞。月,不見了,只剩下星星在一閃一閃地發光。不一會兒 ,月亮又從云層中現身了——這回,她的顏色又逐漸變成銀白,接著,月亮河也是這樣。月亮再次在兩顆星星的護送下進入了云層,突然,我發現月亮河竟是那么透明,那么薄弱,好像馬上就會消失似的!我不由得一下子緊張起來。等了一會兒,月亮河沒有破碎,我那懸著的心才穩定下來。
夜深了,該睡覺了。
月兒高掛在夜空,月亮河仍在流淌。
多么美好的中秋月夜……
寫中秋節賞月的情景篇二
中秋佳節,也許是帶有中華烙印最深的節日,從古自今,它帶給人們無限的夢想。而且,也因為這個節日顯的格外迷人而神秘,溫馨而浪漫。
曾有一段時間爸爸在外省工作,很少回家。思念親人的時光是最難熬的,特別是在中秋賞月的時間。
那時,坐在陽臺賞月,看著人家一家笑聲不斷。我的心里卻空蕩蕩的,總放不下遠在他鄉的爸爸,我只是呆呆的看著月亮,只見月亮被霧遮住了一個角,給人一種神秘感,一種遺憾,仿佛讓人感覺深不可測。夜空中的月是圓的,我心中的月卻是缺的,一股失落感涌上心頭。此時不禁想到了蘇軾的詩句“明月幾時有”那一刻,我更深一沉的體會到詩的憂傷,發現蘇軾的心情和我的是多么的相似。大大的圓盤上只剩下最后一快月餅了,那是留給爸爸的。而那香甜的月餅已不在讓我感到幸福,最大的幸福莫過于親人團聚。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共在月圓之下,即使遠離千里也算是另一種團聚吧!我總是這樣安慰自己。也就在這種孤獨中,我學會獨自承受寂寞。
思念的日子終究會過去,爸爸終于不再外省工作了。那一端特殊的經歷,成為我人生的一段美好回憶。
如今,同是中秋節,同聚在陽臺,不同是,一是全家團聚。品著甜甜的月餅賞月,看著家人平安無事,那一刻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靜靜的欣賞著夜空中的月亮,霧已經不見了,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展現在我的眼前,天空的月亮是圓的,我心中的月亮也是圓的。望著這大大的圓月,我禁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人生如月,有圓有缺,不可能一帆風順,該學會承受,學會能耐,像月一樣,釋然陰晴圓缺,笑對悲歡離合。
寫中秋節賞月的情景篇三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側躺在床,耳邊不時浮起這幾句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天便是中秋節了,我帶著憧憬與期盼漸漸進入夢鄉。
時間飛馳而去,當第一縷陽光灑進窗頭,中秋已邁著歡快的步伐來臨
我同父母乘車來到較遠的老家與親人們團圓。我們笑著,鬧著,一家人其樂融融。我們有規律的進行著中秋節的習俗,時間也在不知不覺中走開了很遠。
終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奔上樓頂,準備和家人們一同賞月。
雖然天有烏云,擋住了明月一大半的身影,可我并不在意。我想到了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似乎聽到了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我仰望天空,月在我的眼中似乎已經清晰可見。千百年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曾抒發了李白對故鄉的眷戀。我感悟今世,我們是幸福的。一陣陣涼風拂過,我有一點朦朧之感,視眼已有些模糊: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小孩,在和他的家人們吃著月餅。哦,那是幾年前的中秋之夜,父母的關心,家人的疼愛,點點滴滴,紛紛涌上心頭,可如今,家人的身體亦如那月亮:圓——缺,現在自己長大了,在父母臂膀下寶貝著,我想為理想,為生活,為家庭,為父母。撐起屬于我的那片天,讓父母在我的'天地里幸福的生活。在這明月下,創造出屬于我的圓月。
風已大,夜已深。我帶著月色,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