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作文篇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個人的快樂是快樂,一群人的快樂是幸福。校園就是一個充滿了幸福的百花園。每一朵花都有它獨特的氣質,天下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緣分使我們從五湖四海匯聚到一起,不同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使我們因為這一場相遇而綻放得更加絢麗。老師作為這個百花園里辛勤的園丁,用汗水與辛勞澆灌著我們,與我們分享了生活的喜怒哀樂,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呢?
高中學習階段,是人生最充實卻又辛苦的階段。在這里我們收獲了深厚的情誼和為人處事的方法。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朋友卻是永遠的財富。畢業了,那些美好的時光人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伴隨著破曉的一屢曙光照在我們的窗前,一天緊張的學習開始了,同學之間相互照應,尤如兄弟姐妹,即使遠離家鄉也不使我感到孤單寂寞。尤記得當我生病時同學的聲聲問候,如那冬日的暖陽照進我的心田,如那夏日的清涼震撼我的心扉。尤記我們一起晨讀的那片操場,一起奔馳跳躍的地方,一起走過的碎石小道。晚自習后,我們一起鍛煉身體,在縱意的奔跑過后忘卻了一天的煩惱憂傷,在楓葉下撿拾黃燦燦的落葉,在你宿舍里互訴衷腸。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在這里我們由同學變成了一輩子的朋友。
在這短短的三年中,我們學會了互相尊重與理解包容。但不是每一份同學情誼都和諧美好,在于同學的相處中我們應該互相尊重求同存異。當矛盾發生時,我們應多反思自己而非一味指責別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所謂門檻,過去了是門過不去是檻,既然有相識的運氣,就應有包容的勇氣。然后事實并不總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美好。
前不久震驚國內的復旦投毒案另人聞后唏噓不已。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竟因為同學之間的一點不和多同學痛下毒手,最終造成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劇,兩個家庭也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這不禁讓我們反思當今國內的教育是否出現了什么問題。有關調查顯示占近40%的學生認為同學關系另人不滿意。悲劇的發生將人們拉回了人際交往的現實。反思自己是關鍵的,對于別人的批評也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緣分就像小偷,它來臨時悄無聲息,待它走后卻讓你損失慘重。同學的情誼也是如此。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你是否覺得自己的青春曾輝煌過。
青春是首歌,同學之間深厚的情誼是這首歌中最動人的音律。讓青春的歌飛揚吧。珍惜青春中最重要的同窗之誼,將會給我們的人生留下永恒的美好的回憶。
作文篇二
一場春夢,一見傾心。是長夜漫漫造就了今世的長吁短嘆,沉吟不語?我愛的,亦若今世的你。-------題記
如夢初醒,你佇立在池邊,蹁躚的衣袂浸濕在清漣間,那震顫人心的倩影,暮靄下,不可言盡的凄美??
猶若初升的新日,你沾著露珠,夾著清香,走進我的雙眸。初見你時,姐妹們都驚嘆你的卓爾不群,超凡脫俗,而我,卻愛你那超然物外的美。大宅門中的你,不是討人喜歡的女子,你雖貌美,卻冷艷,有拒人千里之魂,你快人快語,從無矯揉,正因為你快意恩仇,才造就了你的傲骨。你婀娜多姿,有一彎似蹙非蹙的柳葉眉,在桃靨間搖曳,清風掃過泛黃的書頁,目光定格在你身上,而你何又悄然轉身?留下凄美的身影,徒留我孤獨在湖畔,成霜。
渙然冰釋,亦因為侵入我生命的你。
倘若,我是你指間的那泓清泉,能否映照你清水芙蓉的身影?倘若,我是你手中的那卷素紗,能否寄抒你綺麗的才思?倘若我是你手中的那柄花鋤,能否傳達你孤苦寂寥的心聲?倚在池邊,你吟出:“花謝花飛花滿天,花消香斷與誰憐?”的疑問,憑著雕欄,你唱出:“才下眉頭,卻在心頭”的哀怨。拄著花鋤,你誦出: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悲念。
那是叫人肝腸寸斷的痛吧。
寄人籬下,你毅然決然地堅守著,本著最初的信念,只為報那點滴恩情。縱然絲帕浸濕了晶瑩,縱使清風蕭瑟,香消玉損,你僅是欣然接受,縱使化作一片汪洋,你亦無悔??
若明若暗的閣樓里,你將孤寂的身影投在凄苦的心間,而那柔弱纖纖的身軀里,流露的孤傲自潔,投在我心底。
細雨輕彈朱紅的窗紗,熱淚潸然落下,在那個黑暗的紅樓年代里,你毅然的堅守,叫我不覺滋味。
閉上雙眸,清風擾亂思緒??
日熏散落天際,依稀是你那芳草萋萋般柔弱的倩影??
而或,你是上天的洗禮,卻注定抹不盡這落滿塵埃,這樣的你,叫我心悲意慟??
仙草,讓我悄悄告訴你,我愛你,愛你的燦若繁星,愛你的孜孜不倦,愛你的嫣然一笑,愛你的黯然神傷,還有你那雋永的美和繾綣的哀傷。
張開雙眸,清風下落滿的馨香,蓓蕾芬芳,依舊是你,觸動我心悸的你。彼岸有你,真好!
細雨霏霏,安撫我的思緒,我在湖畔這邊,你佇立彼岸,清風吹拂著,那漫落繽紛,湮沒了你凄美的枯萎與凋零。既而,你,蕩然遠去,而我終心系于你??是你教會了我何謂堅守。
黛玉,你“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方凈土掩風流”。一絲夙愿,一縷清香,無一不觸動我心??
夜闌人靜,我愿長夢不醒,彼岸那頭,有你。
作文篇三
(1)“品”,三個“口”。造字本義: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別滋味。
品嘗美食是一種享受,縈繞在每個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脈溫柔,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品評世態是一種情懷,伴隨我們成長前行……
請以“品”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題目:我的世界(加上適當的詞或短語,補足題目)
這是一個最好又最壞的時代。閱讀,愿請不忘初心。
——題記
愛讀書的人心中都有個天堂,紙折時代。這家在避遠海滄的書店常年匯聚著來自于廈門各區的閱讀愛好者。太靜,太美,太適合閱讀了。這是慕名初至時對它所有的印象。
現代化的建筑,梵高的畫作,美學的藝術雕塑,“紙折時代”將閱讀與現代,與藝術,完美銜接。靜,太靜了。遠離喧囂的城市,這里仿若閱讀者的世外桃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系領帶的著工服的,穿校服的,所有人都輕而緩慢地行走,拿書坐下,靜靜地閱讀,感受油墨在指尖綻開的芳香,紙張的味道和細膩的觸感讓人為之心動。在這里的所有人都在品味書香的過程中沉浸自我。
更為重要的是,紙折時代別有閱讀者偏愛的人情味兒。
一場傾盆而下的大雨阻斷了回家的路。適逢是在海滄的一個補習機構,我匆忙跑向“紙折時代”避雨。初秋的涼意浸得我直打寒顫。沖進書屋的那一刻我震驚了。不僅是溫暖心扉的暖氣,不僅是許許多多坐著避雨的人。不僅是店員溫暖微笑后遞來的紙巾。避雨的人們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與狼狽。他們仍一聲不響地埋頭閱讀,絲毫聽不見我這個闖入者濕鞋后“滴吧滴吧”的走路聲。內心感動不已,取下一本書,靠在書架上,掉進書中的世界。知道翻到最后一頁的空白,才悵然若失地抬頭。其間有人趁雨勢變小走了,又有人涌了進來。又一看表,竟是九點多了。窗外黑壓壓的一片。臨行,店員姐姐輕輕柔柔的手遞來一把傘。我愕然。
“老板說,需要的話可以借傘喲。”她甜甜地笑。
“這么晚了,書店什么時候關門?”我突然很想很想繼續待著,再享一遍那萬物皆空的美好。
“老板說,這么冷的天,這么急的雨,暖氣開久一點,多給避雨的人一個容身處。”她笑著,又道,“愛這里的人都會想到來這里避雨。”
一愕,我用力地點了點頭。
愛這里的人,總是會想到這里的。
愛閱讀的人,總會想起這片天堂。
紙折時代,沒有那樣匆匆忙忙的浮躁,遠離喳喳嘁嘁的喧囂,它就這樣單純地為閱讀者提供著閱讀。品讀它,品味它,品評它,它是太美太美的一幅畫——因為閱讀。
到這里閱讀吧。品一份寧靜,品一江暖心春水,品一山書的.春林,品十里溢滿墨香的春風,品一個自我。
春水初流,春林初生,春風十里,不如你。
作文篇四
和往常一樣,在孩子們做操的其間,我也忙里偷閑,活動一下僵硬的頸椎,這時,有孩子找到我說“某同學的腿動不了,當我在隊伍中見到他時,開始詫異了,雙腿呈型半蹲著,兩只手像被牢牢地粘在膝蓋上,任憑我怎么安慰仍無濟于事,沒有半點松開的意思。痛苦愈演愈烈。這分明是癲癇發作的征兆,措手不及的我趕緊按摩、敲打,或許只是腿抽筋,沒想像的那么糟糕。幾分鐘后,不但沒有絲毫地緩解,瘦弱的身體開始抽搐,不停地哆嗦著,嘴唇在顫抖,牙齒也有節奏地叩動。剎那間,我的心似乎被什么東西揪扯著,越是掙扎,揪得就越緊。多虧男老師的幫忙,將她抱在了門衛,校醫趕到后,立即采取了措失,掐人中、心里疏導,總算是緩過來了。隨之而來的是放聲大哭,那是壓抑了很久的情感宣泄,今天再也忍不住了,就像洪水來勢兇猛,勢必要沖垮堤壩,來勢洶洶。哭出來會好受些!
在場的人無一不心疼這個從小就缺失母愛的孩子。在大家的鼓勵與開導下,她終于道出了內心的苦悶:她太想媽媽了,好長時間沒見媽媽了。聽到這話,潸然淚下,心里最柔軟的母性被喚醒了,平靜之后,撥通了電話,說明了情況之后,答應見孩子。
聽到久違的聲音,孩子的眉宇間有了神采,眼里閃爍著快樂。不久前的傷痛已微不足道了。真想把這個母親揍一頓。
過后提及此事時,她竟意猶未盡地炫耀:媽媽還陪她住了一個晚上。有媽媽的夜晚,己滿足她了小小的虛榮心。幼小的心靈得到母親的體溫,哪怕是片刻之間。對她來說,那是可遇不可求的。近在咫尺的距離,卻被大人們親手筑起的銅墻鐵壁相隔異方。孩子承受著來自雙方的壓力!尚未成年的心,過早地糾纏在大人們的恩恩怨怨中,在情感的漩渦中,孩子分辨不出哪里才是出路。只能任憑擺布了。隨著壓力的不斷增加,終于將壓力化作能量爆發了。瘦弱的肩膀怎能扛得住這般沉重?就是這樣的一次見面,孩子比以前機靈了許多,我們看到了屬于她的快樂。在鼓勵下學習有了起色。
這也許就是母愛的力量!它是神奇的、是無所不能的。然而,這看似很平常的情感,對她來說,那就是奢求,是心愿,不敢想像她們分別時的場面。
她多想躺在在媽媽溫暖的懷里撒嬌,因為母愛缺席,她只能跟著奶奶長大。她多想穿上漂亮的裙子,在陽光下起舞。因為母愛缺席,她只能羨慕其他女孩子,更多的是冷眼的陪伴。她多想成為一個有氣質的女孩子,因為母愛缺席,有好多女孩子明白的事情,她卻全然不知。她多想依偎在愛的臂膊下靜靜地聽著童話故事入睡,她就是故事中的公主,因為母愛缺席,她只能在夢中綻開笑臉。期盼與自卑的陰影揮之不去。
日子在等待中度過,她盼著,自己長大的那一天。可等待她的又會是什么?成年后的她會積極樂觀地處理情感嗎?還會相信有美好的感情嗎?會接受情感嗎?湖涂的親人在她人生的調色板上涂滿了怨恨與不滿。即便褪色,但底色再也不曾是最初。
她的至親以愛的名義傷害了她,摧殘著她。這是愛嗎?不!
這分明就是愛與控制地混淆!真正的愛不是物質的富足,而是心里的需求,做孩子的啦啦隊員吧,賽場上聽到吶喊,才有動力走向成功。在愛的路口不迷茫!那才是真愛。
孩子出現叛逆,問一句你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你想讓我為你做些什么?得到尊重的心靈,會明白如何去愛別人。
然而,母愛的缺席,使含苞待放的花蕾,還沒來得及享受陽光雨露地滋潤,卻過早地品嘗了冰霜的摧殘而凋零。母愛的缺席,帶給孩子將是殘缺不全的人生。!
母愛,是無可取代的,也是唯一的。哪怕姍姍來遲,也不要缺席。因為,母愛不能缺席!
作文篇五
隨著近幾年中考[微博]命題作文的升溫,在很多地區命題作文備受青睞,相對而言,考生因審題偏差而出現的失誤也明顯增多。作文審題的終極目標是準確到位、不偏不倚。考生只有將題目的外延和內涵理解透徹了,才能在立意、構思上不出現偏差,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構思上新穎等更高級的寫作目標。可以說,準確審題是作文寫作的基礎,是獲取作文保險分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才能準確地審讀題目呢?
一、審讀關鍵詞
作文題也是有“題眼”的。所謂的“題眼”,就是題目中那些昭示、啟示或暗示寫作關鍵的詞語。考生在審題時如果能夠借助題目中的某些關鍵字詞來準確理解題意,寫作時就能夠緊扣話題,突出重點,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夠避免離題、扣題不緊等常見失誤。如20xx年浙江金華卷作文題目“熱門話題”,關鍵詞是“熱門”,考生要寫的不能是學習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話題,而是在一定范圍內為大家所熟知的話題。
二、審讀限制詞
我們說審題時要抓住關鍵詞,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顧,導致偏離題意。如20xx年浙江溫州卷作文題“走,到另一個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詞是“另一個地方”,寫作時既要表現出“另一個地方”的獨特之處,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見聞、感受或啟發。題目中的副詞,往往是審題時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視作文題目中諸如“最”“也”“還”“更”“其實”“原來”等副詞所隱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xx年浙江紹興卷作文題“我也是一束陽光”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副詞——“也”,這個副詞規定了文章應包含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與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獻了“陽光”。又如20xx年浙江臺州卷題目二“原來________還在”,“原來”這個副詞就強調了其實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沒有發現而已,引導我們從發現或頓悟的角度來寫作。只有審讀時抓住了這些限制詞,我們的作文才能切準題意。
三、審讀隱含義
抓住了關鍵詞,注意了限制詞,還要審讀它的隱含義。有的題目用的是比喻義或象征義。考生在理解題目時不能只停留在其本義上,要仔細推敲,挖掘出題目的比喻義和象征義。如20xx年紹興市中考作文題“我也是一束陽光”,題目中的“陽光”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應是比喻義,考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太陽的光芒。這個“陽光”可以指能給別人帶來溫暖的品格或與眾不同的個性、風采……
真題再現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處也許隱藏著美麗的珊瑚,目光的深處也許飽含著濃濃的愛意,記憶的深處也許沉淀著生活的真諦,文字的深處也許寄寓著豐厚的意蘊……
請以“深處”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作;(2)文體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xx年寧波的中考作文題很符合新課標對于中學寫作教學的導向,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處”漫溯。對學生來說,不會造成審題障礙,都有話可說,但又必須寫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初看這個題目,是一個極容易讓學生發揮寫作的題目。但作為應試作文題目,命題老師的用意并不會那么簡單,我們要仔細品讀題目,挖掘出新意,這樣作文才更有價值。
首先,從常規思路看,同學們極易走上已有老題目的思路,如在審題時,將題目補為“心靈深處”“記憶深處”“細微深處”“我心深處”“深處的風景”“深處的愛意”“深處的真諦”等等,很容易寫深處那些美好、感動、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這樣的思考和理解,使得這一作文顯得非常常規化,在中考的考場上,絕大多數同學會這樣作文。
但細細品味題目背后給出的材料,“大海的深處也許隱藏著美麗的珊瑚,目光的深處也許飽含著濃濃的愛意,記憶的深處也許沉淀著生活的真諦,文字的深處也許寄寓著豐厚的意蘊……”這里只是“也許”有,那么怎么樣知道確實“有”呢?就要敢于挖掘深處,題目的側重點就放到了“行動”上。俗話說,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就是要具有發現“美”的眼睛。從一定層面上講,今年的題目有一定的時效性,題目從一定程度上隱含著,我們做事做人不再只求表面工作,而是要真抓實干,具有務實精神。
因此,《深處》不是簡單地寫某種存在,而是要通過自己發現深處“寶藏”的經歷,告訴讀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諦,就要付諸行動,用心感知深處,在過程中感受真諦的價值。如,要懂得母愛、父愛、師愛,就要讓心靈開始旅行,在點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愛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實質。不再簡單告知生活中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處的故事。
簡單地講,“深處”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態度,也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原則。
滿分作文
深處
時光在悄悄地移動著,一步一步,像一個不肯停止奔跑的孩子,無聲無息地鐫刻在青春洋溢的畫卷上。繁雜的城市喧囂、窗外的車水馬龍和跳躍的霓虹燈模糊了我的視線,我努力地想要掙脫條條框框的約束,卻發現自己心中的煩惱揪成一團亂麻,似乎無力回天。卻有一股清風徐徐吹來,使塵埃自由落體到了心靈深處。
和煦的陽光暖洋洋地照射在心田,頓時像一塊經受不住高溫的糖果融化掉,身體內外都被這甜蜜的水蜜桃味道環繞著,這淡粉色的氣息敏捷地跳過心靈,沁人心脾,用它獨有的甜蜜勾勒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畫面。
記憶深處的那個場景,是在那個平凡而又質樸的農家小院里開始的。滿天的星辰鑲嵌在夜幕里,透過花草還可以看到一股偷偷溜出的微弱的、細小的光芒。一花一草、一樹一木和我共同在游戲中度過童年。奶奶慈祥的笑容,伙伴們天真無邪的微笑,無處不在的大自然氣息,陪伴我不知不覺中從溫暖洋溢的白天不留一絲痕跡地過渡到了安詳靜謐的夏夜。
童年從奶奶家的那個小院子里悄無聲息地展開,混合著春的生機勃勃,夏的綠意盎然,秋的颯颯落葉,冬的白雪皚皚緩緩地推移著,像蕩秋千一樣溫馨卻又短暫,蒸發在那濃濃的夏夜里。
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樸氣息,忘不了小蟲在草叢里彈奏的歌謠,忘不了燦爛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斕的七色橋梁。那靜謐的一卷流云掩蓋了夕陽,一縷紅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層,混雜著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別白天。
憂傷的烏云被夏夜的美麗沖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風鈴一樣輕盈悅耳的歌謠,像絢爛晚霞似的溫暖襲人的微笑。
離別鄉村的我回到家繼續著我的童年,繼續著我的歡笑,卻再也沒有像野花野草一樣的氣息,再也沒有屬于大自然的最原始最獨特的味道。它化作一股暖流在身體中流淌,混雜著青草味的清香和金色暖陽的味道在心間蕩漾。
一路風景,繁花似錦,再多的艱難險阻也都將在我的生命中消逝得不留痕跡,童年啊,因為有你的陪伴,未來的道路,更加美麗!
名師點評
“深處”不光有風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可以說,作者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文章的主題是寫童年的。作者大可選取一兩件童年的趣事來表達自己對童年的懷念之情,但他沒有這么做,而是用素描的筆法簡單地勾勒了童年的一幕幕場景,將對童年的深深懷念和對童年漸逝的淡淡憂傷濃縮于字里行間,更能讓讀者感同身受。結尾筆鋒一轉,寫童年永留心間,伴我成長,使文章的意境得到進一步升華。
審題練習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這是歌曲《蝸牛》里的一段歌詞。誠如歌曲唱的那樣,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一個個大大的夢,有的實現了,有的還沒有實現。
請以“我終于圓了一個夢”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寫出真情實感;(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點撥
首先,認真審讀題目,題目“圓夢”,應理解為為實現理想而行動。這里的“夢”并非是做的夢,而是對理想的詮釋。理想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了理想,我們的生命就會索然無味。“圓夢”還應體現在行動層面,演繹圓夢的過程,而非名詞概念的闡釋,所以題目的隱含意思不能忽略,“圓夢”是有過程的,必須經過一定的波折,不是一下子就實現的,才緊扣題意。
其次,在行文選材的過程中,大題小做,就是將“夢想(理想)”具體化,選擇小角度寫。“夢想”就是自己的目標(大目標、階段目標、小目標)、理想(遠大理想、階段性理想、小理想)、愿望(大小愿望)、發展方向(階梯),如:學好語文、寫好作文、發表文章,等等。
最后,要寫出我(自己)的情感變化,一開始的渴望、實現過程中的失敗與沮喪、灰心繼而不放棄到實現后的欣喜與自豪之情,這樣文章才真實動人,從而打動讀者。
作文篇六
已是三月天。柳樹綠了,菜花開了,槐花更是開得驚心動魄,鋪一望無際的白。幾只慵懶的蜜蜂從低矮的土墻里跑了出來,嗡嗡地鬧著。
走在老城的大道上,水溶溶的。聆聽著春的協奏曲,賣牛奶的銀鈴聲點綴著周遭的寂寞。道路兩旁的槐樹上,開滿了大片大片的白花,讓人忍不住有咬上一口的欲望——“吱”的一聲迸發出了奶油的淳淳香味,使得來往的人駐足。我靜靜地貪婪地享受這一片刻的美好。春風攜著一縷槐花的魂,在老城里徜徉著。我心里暗暗猜想,這如沐的春風,竟也會懂得春的譜曲?
走到盡頭,拐個彎兒,便是岔路口了。
我走在路邊,哼唱著歌,“再見了親愛的夢中女孩,我將要去遠方尋找未來……”忽然,被它給吸引了注意——一只停駐在花叢中的蝴蝶!“你也在收集春的樂趣?”我說。它不理,就靜靜地伏在一朵花上。我沒有繼續向前走去,而是靜靜地看著這一幕:蝴蝶,伏在花上,吸吮著花粉。它又何嘗不是伏在我心口尖尖上的一抹朱砂紅呢?“蝴蝶只不過是生命中的過客而已,我卻為何如此傷感呢。”我對自己說。說罷,便轉身離開了。但不知怎的,心,像是被蝴蝶上了鎖,幽幽地牽掛著。我轉身,回頭看向那蝴蝶。它,不見了。我急忙走向前去,停在了它伏過的那一朵花上,希望能夠找到它的蹤跡,哪怕是一點點。但都是不可能,不可能了。我和它,皆為彼此生命中的過客罷了。就這樣,一轉身,我們在命運的岔路口分開了。要想在茫茫人海里再次打擾到它,都是不可能了。
想起徐志摩先生的一句話:“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回頭發現你不見,突然我亂了。”
有時候,一轉身,就是永別。朝陽一轉身變成了落日,青絲一轉身變成了白發,愛情一轉身變成了婚姻,詩一轉身變成了散文。而我和蝴蝶,一轉身,便永不相見了。蝴蝶,蝴蝶,你到底是誰的化身,又為何出現在我生命之中?我原以為我們只不過是彼此的過客,可誰知,你卻成為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原來你,是美好事物的化身。
蝴蝶,蝴蝶,你是多么的重要,你教會了我: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我們需珍惜自己身邊的美好事物,莫要等到他們突然離開時,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