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平凡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學習的榜樣,比如:城市的美容師——清潔工人,助人為樂的雷鋒叔叔,辛勤的園丁——老師,不恥下問的梅蘭芳……。衛樂平爺爺就是值得我學習的榜樣。
衛樂平爺爺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曾經當過華西村黨支部書記、徐霞客鎮金鳳村黨支部書記,一位被無錫市市委書記楊衛澤稱為“吳仁寶式的好書記”的普通農村干部,他富裕不忘回報社會,先后捐資300多萬元新建鄉村小學和扶貧幫困。入黨后,他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新農村示范點的建設中,每天工作10多小時,帶領村民共同奮戰,使展家村面貌煥然一新,省委書記李源潮視察該村時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先后被評為1996年無錫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十佳新事人物,2000年無錫市和江陰市政府脫貧致富優秀書記。
江陰市徐霞客鎮金鳳村展家村自然村是個典型的江南農家村落,盡管只有100戶人家,但小小的村莊有平整寬敞的水泥路面、高標準的塑膠籃球場,完備的健身器材場,以及一個簡易的游泳池和乒乓室等健身場地。
村落的變化始于2005年,當年,經過四個月的奮戰,全村208間民房統一白色飾面,門窗油漆一新,新增了10畝公共綠地,整理修繕了路旁91只花壇,村落四周種上了3000棵桂花樹。村民衛永龍自豪地說:“我們村里現在像城里一樣干凈整潔了,生活娛樂設施一點兒也不比城里差。”
而在此次村落打變樣的過程中,全村共投資200萬元,作為書記,衛樂平爺爺帶頭出自20多萬元,村里的私營業主也紛紛投資捐助。這種事情,在衛樂平爺爺當上村黨總支書記后數不勝數。衛樂平爺爺常說:“手里無錢拍不響。自己身上不穿暖,哪有熱氣送溫暖?建設和諧幸福的新農村,就得把經濟搞上去。”這些年,他不僅把自己的企業辦好,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還從各個方面扶持壯大村里的私營企業,同時更加注重發展誰會事業,把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近兩年來,衛樂平爺爺組織動員村民清洗家河182條,為25個自然村鋪設水泥路、柏油路2萬平方米,投資30萬元新建了華村橋,使1600多戶3500多人都喝上了長江源的自來水,還將3300多畝地租賃給陽光集團造生態林,是農民收入增加30%,衛樂平爺爺是搞水泥船運輸富起來的的“百萬富翁”,但是他富了不忘鄉親們,先后拿出240萬元資金發展本村的生產福利、公益事業,造學校、鋪新路、扶貧困。在他的帶動下,今年來,徐霞客鎮璜塘個體經營者無私捐獻社會的資金就高達近千萬元。
在衛樂平爺爺的帶領下,展家村目前基本做到了八個不見:場旁路邊不見亂磚頭,家前屋后不見柴垛頭,檐沿墻角不見菜罐頭,室內室外不見雞鴨頭,每家每戶不見家犬頭,公共場所不見紙屑頭,電線桿上不見藤攀頭,下水管道不見露出頭。在環境整治中,在衛樂平爺爺的帶領下,展家村村民也紛紛出資解囊,有的捐資景觀燈,有的捐資球場高桿射燈……
在為百姓辦的實事、好事中,衛樂平爺爺自己捐資達200萬元左右,1994年,他捐資100多萬元新建了一所小學,時任江蘇省副省長的張懷西為這所學校提名“樂平小學”。現在,他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在最近一年中,他捐資2萬多元,幫助殘疾戶、特困戶和重病戶20多家。
村民們感慨:“村莊新了,樂平老了;墻頭白了,樂平黑了;村民歡了,樂平樂了。衛樂平爺爺修建農村,助人為樂的事跡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他真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