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如冬日里的太陽,暖化冰雪。
微笑,如沙漠中的清泉,解除饑渴。
微笑,如黑夜時的燈光,照亮道路。
排比句式,有力地點明了微笑的意義
——題記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聽著鳥的歌唱,嗅著花草的芬芳。咦?那朵花,好熟悉:蝴蝶般的花瓣,盛開時如燦爛的微笑,那是……記憶的碎片在腦海中飛快地閃過,對了,那是微笑花!回憶著,思緒愈飄愈遠……
以景帶事,引出下文。
那是一個周末,一個陽光盛開的午后,我去外婆家,推開連著陽臺的門,剛站過去,就聽到樓上傳來一陣“砰砰”地拍打聲,接著棉絮和灰塵從天而降。這些灰頭土臉的東西與這和諧的美景真是格格不相稱。于是我忍不住向樓上吆喝著:“拍什么拍!一大早就污染空氣!”我對上面陽臺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說道。可上面的拍打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更加猛烈了。無奈,人家占有有利地勢,我只得退避三舍。過了一會兒,拍打聲停止了,我趕緊拿出水壺,給那些遭到“空襲”的可憐又可愛的微笑花來了個淋浴。晶瑩的水珠在綠葉上滾動著,有幾滴頑皮的水珠跑到了樓下。我順勢向下一看!喲!那些水珠不偏不倚地全落在樓下曬的被子上。
敘寫樓上的做法,與后文的老奶奶的做法形成鮮明的對比。
我怕了起來,怎么辦呢?偏在這時,樓下的奶奶伸出了頭,向上張望著,我更加害怕了,怕她張口罵我。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對我和藹地笑了笑,那笑容,好親切,好慈祥。皺紋隨著嘴角的揚起也蕩漾開來。“天氣好,是要澆澆花兒啊!”她帶著微笑對我說。之后,便把被子往屋里挪了挪,便回家了。我愣住了,一時間回不過神來。老奶奶的行為好像給了我什么啟示似的,我努力地思索。可樓上再次拍打被子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路。“哦,我知道了!”大聲地叫道,把頭伸出向上一望,正好與上面拍被子的阿姨打了個照面。我露出了一個如花似的笑容:“阿姨,天氣這么好,是要曬曬被子啊!”那位阿姨尷尬的笑了笑,輕輕拍了幾下,就回去了。
依然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低下頭,彎下腰,摘下那朵“微笑花”,送給每一個人。
照應開頭,結構圓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