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舊時對儒學經典之一《論語》的夸贊之辭,掌握半部《論語》,人的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治理國家。
出處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例子況且從前古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半部亦何妨。(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十四回)
基礎信息
拼音bàn bù lún yǔ
注音ㄅㄢˋ ㄅㄨˋ ㄌㄨㄣˊ ㄩˇ
繁體半部論語
感情半部論語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強調學習儒學的重要。
近義詞半部論語治天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盈科后進(意思解釋)
- 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解釋)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釋)
- 高聳入云(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釋)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釋)
- 人心歸向(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半吊子(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金玉滿堂(意思解釋)
※ 半部論語的意思解釋、半部論語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芒刺在背 | 芒刺:谷類殼上的細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臥不寧。 |
合浦珠還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御:抵御。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一致對外。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裊裊婷婷 | 裊裊: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