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虎持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喻待機行事,一舉兩得。
出處《戰(zhàn)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載:刺虎,戰(zhàn)國時,陳畛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齊楚交戰(zhàn),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持鷸,用“鷸蚌相持”之典。
例子臣是以反復于前代以蠻攻蠻之成效,而知刺虎持鷸,功在乘時。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清·魏源《圣武記》卷六
基礎(chǔ)信息
拼音cì hǔ chí yù
注音ㄘˋ ㄏㄨˇ ㄔˊ ㄩˋ
繁體刺虎持鷸
感情刺虎持鷸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費盡心思(意思解釋)
- 山雨欲來風滿樓(意思解釋)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顧影弄姿(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意思解釋)
- 風情月意(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人盡其才(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意思解釋)
- 五花八門(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久假不歸(意思解釋)
- 天緣湊合(意思解釋)
- 一網(wǎng)打盡(意思解釋)
- 濫用職權(quán)(意思解釋)
※ 刺虎持鷸的意思解釋、刺虎持鷸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嫁狗隨狗 |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nèi)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xiàn)多比喻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 |
言而無信 |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shù);沒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xiàn)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xiàn)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草滿囹圄 | 監(jiān)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yè)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