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剩竹的成語故事

拼音wǔ chāng shèng zhú
基本解釋比喻尚可備用的材料。
出處《晉書 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作雪猶濕,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溫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釘)裝船。其綜微密,皆此類也?!?/p>
東晉時期,江西官吏陶侃秉公執法,誠懇待人,在擔任武昌太守期間,處處以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十分注重節約,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用作冬天鋪在雪上墊路之用,把剩下的竹頭做成戰船的竹釘又重新用到船上,人民紛紛稱贊他。
武昌剩竹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武昌剩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挺身而出 | 《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后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冠,復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 |
太歲頭上動土 | 元 無名氏《打董達》第二折:“我兒也,你尋死也,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 |
翻箱倒柜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翻箱倒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td> |
刻骨銘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td>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td> |
扶搖直上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抱恨黃泉 | 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td> |
欺善怕惡 | 明 楊柔勝《玉環記 韋皋別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無端多兇惡,我每反被相辱沒,欺善怕惡,欺善怕惡。” |
珍樓寶屋 | 《淵鑒類函·佛寺三》:“唐高力于來廷坊建佛寺,珍樓寶屋,竭盡國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