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茅連茹的成語故事

拼音bá máo lián rú
基本解釋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gè)人就連帶引進(jìn)許多人。
出處《周易 泰》:“拔茅茹,以其匯?!蓖蹂鲎ⅲ骸懊┲疄槲铮纹涓酄恳咭病H?,相牽引之貌也?!?/p>
暫未找到成語拔茅連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拔茅連茹)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td> |
吸血鬼 |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td>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詩經(jīng)·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td> |
惡衣惡食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進(jìn)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jìn)本退末,廣利農(nóng)業(yè)便也?!?/td> |
棟梁之材 |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yù)》:“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jié)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td>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鞣餍涠?。” |
肝膽欲碎 |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