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而迎的成語故事

拼音dào xǐ ér yíng
基本解釋倒:逆;屣:鞋。倒穿著鞋急忙迎客。形容熱情待客。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五卷:“一日,曹往謁之,李倒屣而迎。”
倒屣而迎的典故
唐朝時期,進士曹唐十分有才學(xué),詩做得很好,他的《游仙詩》才情縹緲,被人們廣為傳誦。好友岳陽的李遠(yuǎn)員外特別喜歡他,每次吟其詩而思其人。有一天,曹唐到李遠(yuǎn)家去拜訪,李遠(yuǎn)激動得倒屣而迎。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倒屣而迎)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突飛猛進 | 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雖有利于國家民族,雖有利于人民大眾,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 |
是非口舌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
多才多藝 | 《尚書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藝,能事鬼神。”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
暴發(fā)戶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書,咱伺候過多少,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fā)戶,在咱面上混充老爺!”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冠絕一時 | 《晉書·劉聰載記》:“十王習(xí)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一時。” |
火燭銀花 |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