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目切齒的成語故事

拼音chēn mù qiè chǐ
基本解釋瞋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出處《史記·張儀列傳》:“是故天下之游談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以言從之便,以說人主。”
暫未找到成語瞋目切齒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瞋目切齒)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干城之將 | 《詩經·周南·兔罝》:“糾糾武夫,公侯干城。”《孔叢子·居衛》:“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 |
日甚一日 | 《新唐書 獨孤及傳》:“陛下豈遲疑于改作,逡巡于舊貫,使大議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謳功頌德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處之泰然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 |
七搭八扯 |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
鋪天蓋地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
供不應求 | 《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每天生產一至二噸,供不應求。” |
時至運來 | 南朝 宋 顏延之《大筮箴》:“時至運來,當在三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