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釘?shù)某烧Z故事

拼音yǎn zhōng dīng
基本解釋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出處《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眼中釘?shù)牡涔?/h2>
五代時趙在禮曾任宋州(今河南商丘)節(jié)度使。他貪贓枉法,魚肉百姓。宋州百姓受盡欺壓,十分痛恨他。當他被罷免時,宋州人奔走相告,相互祝賀說:“眼中拔了顆釘子,真高興啊!”不料不久他又官復原職,因他懷恨在心,對轄區(qū)的所有人,每人征收一千錢,稱為‘拔釘錢’。宋州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唐朝時幽州節(jié)度使張弘靖帶軍不嚴。部將韋雍、張宗厚虐待士兵,又嗜好飲酒。常常喝到半夜才散。回去時前呼后擁,任意辱罵和驅趕街上的行人。遇到韋雍、張宗厚不高興時,責罵士兵是“反賊”。
有一次,韋雍羞辱士兵說:“現(xiàn)在天下太平,你們能拉開二石的硬弓,還不如認識一個‘丁’字。”后來,朝廷送來一百萬貫錢犒賞士兵,張弘靖從中克扣了二十萬,只拿出八十萬分給大家。士兵們和百姓終于一齊拿起武器,殺死了韋雍和張宗厚。軟禁了張弘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眼中釘)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含辛茹苦 |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
堅強不屈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
不敢茍同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一章:“兄臺這般說話在下可不敢茍同,紅花會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
一夕一朝 | 《朱子語類》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謂:臣弒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
冷若冰霜 | 清 劉鄂《老殘游記續(xù)集》第二回:“笑起來一雙眼又秀又媚,卻是不笑起來又冷若冰霜。” |
明知故問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不分青紅皂白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