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馬塞翁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ī mǎ sài wēng
基本解釋比喻因禍得福的人。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家雖不寬余,也還可以勉強溫飽,都因我無端的官興發作,幾乎弄得家破人亡;還仗天祖之靈,才幸而作了個‘失馬塞翁’?!?/p>
古代塞北的一老漢家的馬跑到長城外面胡人那邊去了,鄉親們安慰他,他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幾天后走失的馬帶回幾匹烈馬回來。老翁認為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兒子因騎胡馬摔斷了腿,老翁認為不是壞事,后老漢兒子因腿傷而躲過戰禍。
失馬塞翁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失馬塞翁)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草衣木食 | 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td> |
十全十美 | 清 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十美。” |
失魂喪膽 | 巴金《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他那四方臉、紫紅臉膛、寬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貫長虹的英雄氣概,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td> |
反唇相稽 |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td> |
發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td> |
嚴刑峻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丙吉傳》:“后遭條獄之詔,吉捍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楊柳依依 | |
膽寒發豎 | 五代·王定?!短妻浴ず眉暗趷旱强啤罚骸袄钌偾溆衷徊倏諒?,冒白刃,聞者靡不膽寒發豎,永為子孫之戒?!?/td>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