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策丹心的成語故事

拼音shǐ cè dān xīn
基本解釋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出處元·脫脫《宋史·文天祥傳》:“人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策丹心的典故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被押往潮陽郡蒙軍元帥張弘范處。張弘范希望他投降,同時讓他寫信給張世杰大將也投降。文天祥言辭拒絕,當即作詩:“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史策丹心)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坐薪懸膽 |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反哺之私 | 晉 成公綏《烏賦》:“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慌里慌張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因為伯龍就是那么個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
心直口快 | 元 張國賓《羅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哥哥是好人。”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不得而知 | 唐 韓愈《爭臣論》:“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
生死有命 |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藥物,所能損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