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叟失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běi sǒu shī mǎ
基本解釋比喻禍福沒有一定。
出處《舊唐書 蕭瑀傳》:“太宗嘗從容謂房玄齡曰:‘蕭瑀大業(yè)之日,進(jìn)諫隋主,出為河池郡守。應(yīng)遭剖心之禍,翻見太平之日,北叟失馬,事亦難常。”
北叟失馬的典故
古代塞北的一老漢家的馬跑到長城外面胡人那邊去了,鄉(xiāng)親們安慰他,他說這不一定是壞事,幾天后走失的馬帶回幾匹烈馬回來。老翁認(rèn)為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兒子因騎胡馬摔斷了腿,老翁認(rèn)為不是壞事,后老漢兒子因腿傷而躲過戰(zhàn)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北叟失馬)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圓顱方趾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精神訓(xùn)》:“故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
狐死首丘 | 戰(zhàn)國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
余波未平 | |
眾喣山動 |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nèi)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shù)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wù)記》:“真為目不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