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去三面的成語故事

拼音tāng qù sān miàn
基本解釋《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瘻唬骸M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T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焙笠蛞浴皽ト妗狈貉云帐┤实?。
出處《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T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禽獸?!?/p>
商朝初年,商湯外出,見野外有人張四面網網動物,他對天而禱告:“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鄙虦χf:“可以了。”就命人去掉三面網,說:“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一切都入網。”諸侯們聽說后稱贊商湯德行很高能自動網羅一切。
湯去三面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湯去三面)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改過遷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td>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彼?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銷聲匿跡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td>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td> |
以弱制強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td> |
百無一是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td> |
過而能改 |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