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是膽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shēn shì dǎn
基本解釋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先主明旦自來,至云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一身是膽的典故
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黃忠于定軍山斬夏侯淵,曹操親領大軍至漢中。一次,曹軍運米至北山下,黃忠領兵去奪取,過時未還。趙云領少數騎接應,中途突然和大隊曹軍遭遇。趙云毫無懼色,突擊其陣,將敵軍打散。趙云且戰且退,曹軍又匯合起來,追至趙云營寨。趙云入營之后采用“空營計”,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軍懷疑有埋伏,不敢進攻,急忙退走。這時趙云令軍士齊擊戰鼓,鼓聲震天,并用勁弩在后面射擊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踐踏,大敗而走。第二天,劉備來到趙云營寨,察看昨天作戰的地方,不禁稱贊說:“子龍一身都是膽啊!”于是大擺宴席,作樂喝酒歡娛直到天黑。軍中將士亦稱呼趙云為虎威將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身是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治絲益棼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 |
舍安就危 | 宋·蘇舜欽《上范希文書》:“延州逼近賊鋒,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雖古人不逮也。” |
死腦瓜骨 | 錦云等《草莓三爺》:“你呀,就是死腦瓜骨!” |
不正之風 | 晉 葛洪《抱樸子 辯問》:“移不正之風,易流遁之俗。”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鋪張浪費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 |
荒淫無恥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材輕德薄 | 宋 朱熹《論臧否所部守臣狀》:“熹委是材輕德薄,不足取信,豈復更敢臧否人物。” |
春風風人 | 漢 劉向《說苑 貴德》:“管仲上車曰:‘嗟茲乎,我窮必矣!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