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安鳩毒的成語故事

拼音yàn ān zhèn dú
基本解釋宴安:貪圖安逸、享樂;鳩毒:喝毒酒自殺。安樂就象毒藥。指貪圖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殺。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閔公元年》:“宴安鳩毒,不可懷也。”
宴安鳩毒的典故
春秋時(shí)期,邢國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齊國求救。相國管仲立即向齊桓公報(bào)告。齊桓公有些猶豫不決。管仲說:“我們對(duì)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個(gè)國家如果沉湎于安樂當(dāng)中,就像鴆毒一樣。”齊桓公決定發(fā)兵救邢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宴安鳩毒)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含辛茹苦 |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
不屑一顧 |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荒淫無恥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yán)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tài)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膽寒發(fā)豎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聞?wù)呙也荒懞l(fā)豎,永為子孫之戒。” |
火燭銀花 |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fēng)。” |
扶搖直上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室邇?nèi)诉b | 宋·蘇軾《次韻劉貢父所和憶持國》:“顏紅底事發(fā)先白,室邇何妨人自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