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吹大擂的成語故事

拼音dà chuī dà léi
基本解釋吹:吹嗽叭;擂:打鼓。原指用勁地吹喇叭和敲鑼打鼓;表示慶賀?,F比喻大肆宣揚;過分地夸張或吹噓。
出處元 王實甫《麗春堂》第四折:“賜你黃金千兩,香酒百瓶,就在麗春堂大吹大擂,做一個喜慶的筵席?!?/p>
梁山泊好漢晁蓋、公孫勝、阮小二等七人智取生辰綱,并在石碣村活捉了觀察何濤,并消滅了他的兵卒,割下他的兩只耳朵,放他回去報信。好漢們離開石碣村,來到梁山泊山寨。山寨里宰殺牛羊,大吹大擂地擺筵席以慶功。
大吹大擂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大吹大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倒背如流 | 郭沫若《蘇聯紀行日記 六月廿七日》:“她把說明小冊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讀得來倒背如流了。”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td> |
樂道好古 |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體者,砥節厲行,樂道好古,恬于榮利,不事諸侯。” |
有去無回 | 柯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鞣餍涠ァ!?/td>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td>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td> |
壽元無量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