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情適性的成語故事

拼音táo qíng shì xìng
基本解釋陶:喜,快樂;適:舒適,暢快。使心情愉快。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不過游戲筆墨,陶情性而已!”
暫未找到成語陶情適性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陶情適性)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風(fēng)流人物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fù)《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
人才濟(jì)濟(jì)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jì)濟(jì),十分歡悅。” |
褒善貶惡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shí)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無法無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gè)老實(shí)頭,個(gè)個(gè)人都叫他養(yǎng)得無法無天的。”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fā)一語,其實(shí)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