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奴故態的成語故事

拼音kuáng nú gù tài
基本解釋狂奴:對狂士的親昵稱呼;故態:老樣子,老脾氣。舊稱狂士的老脾氣。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嚴光》:“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也。’”
狂奴故態的典故
漢朝嚴子陵與劉邦第九代孫子劉秀、長安侯霸三人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劉秀當上皇帝后,嚴子陵十分討厭做官,有時故意刺激光武帝劉秀,但劉秀仍很尊敬他。侯霸當上大司徒以后,專門去請嚴子陵敘舊,他寫信回絕,劉秀罵他是狂奴故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狂奴故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焦頭爛額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令論功而清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
安身之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慘不忍睹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空空蕩蕩 | 浩然《艷陽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蕩蕩,冷冷清清。”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想望豐采 | 《明史·馮琦傳》:“數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
當機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十全大補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5回:“只見一個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開了脈案,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便去了。” |
取而代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