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羊胛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ú yáng jiǎ
基本解釋羊胛:羊的肩胛。比喻時(shí)間過得很快。
出處《新唐書·回鶻傳》:“日入亨羊胛,熟,東方已明。”
熟羊胛的典故
唐朝時(shí)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鐵勒的部族很多,其中一個(gè)部族叫骨利干,地處瀚海以北,那里的草多為百合,盛產(chǎn)良馬,可以日行千里。骨利干北邊臨海,離唐朝京都長安很遠(yuǎn)。那里日長夜短,傍晚開始煮羊的肩胛,等煮熟時(shí),東方竟然天亮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熟羊胛)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積不相能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君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淡,不為之備,終受制矣?!?/td> |
自拔來歸 |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zhàn)有功?!?/td> |
引鬼上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td> |
有膽有識(shí)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shí),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匡亂反正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jīng)術(shù),以達(dá)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斗唇合舌 | 南唐·劉崇遠(yuǎn)《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xué)斗唇合舌?!?/td> |
視微知著 | |
仁義道德 |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td>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