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鐘大呂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áng zhōng dà lǚ
基本解釋黃鐘:我國古代音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律。其為六種陽律的第一律;聲調最洪大、響亮;大呂: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四律。舊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高妙。
出處《陸九淵集 語錄下》:“先生之文如黃鐘大呂,發(fā)達九地,真啟洙泗鄒魯之秘,其可不傳耶?”
暫未找到成語黃鐘大呂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黃鐘大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國中之國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國中之國’,中國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舉行愛國運動,無不恨恨不已。” |
力小任重 | 《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滿山遍野 | 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第二章:“他坐鎮(zhèn)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
生龍活虎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臭名遠揚 | 《宋書 劉義真?zhèn)鳌罚骸鞍杠囼T將軍義真,兇惡之性,爰自稚弱,咸陽之酷,臭聲遠播。” |
膽寒發(fā)豎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惡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聞者靡不膽寒發(fā)豎,永為子孫之戒。” |
故步不離 | 清·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者凡事執(zhí)一時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步,是以故步不離耳。”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