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天尤人的成語故事

拼音yuàn tiān yóu rén
基本解釋怨恨天命;責怪別人(怨:怨恨;天:這里指命運;尤:責怪;歸罪)。形容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一味歸咎客觀;埋怨別人。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怨天尤人的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終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主張而忙碌奔波,很少人采納他的政治主張,孔子對學生發(fā)感慨,子貢問為什么?孔子說自己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努力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卻透徹了解很多的道理,只有老天才了解自己。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怨天尤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說東道西 |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 |
付之一炬 | 唐 杜牧《阿房宮賦》:“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jīng)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yè)便也。” |
暮史朝經(jīng)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jīng)。” |
屈指一算 |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 |
流離轉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yè),兩人流離轉徙者久之。” |
目不轉睛 |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
快心滿志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