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哽在前,祝噎在后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ù gěng zài qián,zhù yē zài hòu
基本解釋祝:祝禱;哽、噎:食物塞住喉嚨。古代帝王接養三老、五更,以示仁惠。當三老、五更進餐時,派人在前后祝禱他們不要哽噎。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然而養三老于太學,親執醬而傀,執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鯁在后,公卿奉杖,大夫進履,舉賢以自輔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諫。”
暫未找到成語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祝哽在前,祝噎在后)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隨行就市 | |
胡作非為 |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
狐死首丘 | 戰國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
形神不全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一塌糊涂 | 清 曾樸《孽海花》:“與其顧惜場面,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頓挫抑揚 |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