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基本解釋上梁:指上級(jí)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出處晉 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p>
宋朝時(shí),陳州接連發(fā)生自然災(zāi)害,朝廷派貪官劉得中和楊金吾開倉賣糧,他們假公濟(jì)私抬高糧價(jià),還在糧食里摻沙,分量還不夠。老百姓對(duì)他們的這種行為極為憤慨,但也沒辦法,只有嘆息:“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上梁不正下梁歪)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可勝舉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td> |
首身分離 | 《戰(zhàn)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tài),無有過于中國官場(chǎng)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無時(shí)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shí)無刻不在心上?!?/td> |
流離轉(zhuǎn)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yè),兩人流離轉(zhuǎn)徙者久之?!?/td> |
刀光劍影 | 南朝 梁 吳筠《戰(zhàn)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
巧上加巧 | |
夷為平地 | 孫犁《我的綠色書》:“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車場(chǎng)?!?/td> |
一鼻子灰 | 《紅樓夢(mèng)》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huì)他們?nèi)ァ!?/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