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長漏永的成語故事

拼音gēng cháng lòu yǒng
基本解釋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1夜=5更,1更=2小時;漏:古時滴水計時的器皿;永:長。形容夜已很深或很長。
出處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我為你呵挨了些更長漏永,受了些裘寒枕冷。”
暫未找到成語更長漏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更長漏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只爭朝夕 |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 |
空穴來風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誅求無度 |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殺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冠絕一時 | 《晉書·劉聰載記》:“十王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一時。”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清 蔣士銓《空谷香 虎窮》:“我一路何等勸你,你這樣人,不到黃河心不死,還說什么親戚!” |
語重心長 |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嘆別離苦況,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 |